近日,走進河南淅川盛灣鎮螞蟻溝村的紅薯種植基地,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一壟壟紅薯“破土而出”,個個體態飽滿、鮮紅誘人,村民們正忙著將新紅薯去泥、分揀、裝車。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淅川縣盛灣鎮充分發揮當地土質肥沃的資源優勢和氣候條件,積極推發展特色農產品種植,使小紅薯變成大產業。
“今年我們種植了七八畝淀粉薯,一畝地產量達6000斤左右。種植的紅薯直接由盛客薯業有限公司收購,銷路不用愁。” 村民王石巧感嘆道。
為了提高紅薯產量、做優品相,提升甜度和出粉率,盛客薯業有限公司聯合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廣泛發動零散戶,為他們提供優質種苗并簽訂種植訂單,最大程度保護種植戶收益。
盛客薯業負責人李改華介紹:“今年我們工廠訂單種植面積約3000余畝,通過設定保底收購價,讓老百姓種的放心。截至目前已回收2800畝紅薯,約1350萬斤。除了通過線上和線下兩個渠道進行銷售以外,還會加工粉條、酸辣粉、即食紅薯干、粉皮等,遠銷全國各地,銷量很好。”
在盛客薯業粉絲加工車間,料槽、懸泥棒、分離機等機械設備不停運轉,紅薯淀粉水通過機器蒸熟、壓制成型,剪切成條,晾曬、稱重、包裝后酸辣粉制作完成。從紅薯種植到深加工產業鏈,不僅促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也給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
通過盛客薯業有限公司投資建廠、示范帶頭、技術幫扶、規模種植、逐步推廣,今年,盛灣鎮共發展黃芯粉薯2000畝、西瓜紅蜜薯1000畝、冰糖心蜜薯200畝。“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切實讓群眾腰包鼓起來,村集體經濟“活”起來。
目前,淅川縣紅薯種植面積4萬余畝。除紅薯產業外,該縣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4500萬袋,中藥材10萬畝,林果產業23萬余畝……通過依托資源優勢,培育市場潛力大、區域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主導產品和產業,加速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王卓 王曉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