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退去,廣闊的灘涂地迎來不少游客。他們提著水桶、鏟子拾挖蟶子、捉小蟹,在清新的海風陪伴下,樂享趕海漁趣;在海岸邊的碼頭,游客們正在排隊搭乘休閑漁船出海海釣、觀光,享受海上垂釣的樂趣同時欣賞美麗的海景……近日,海南省儋州市光村鎮泊潮社區的海岸邊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泊潮社區是一個臨海而居的小漁村,座落在北部灣儋州海岸線最東段的一個小半島上。近年來,泊潮社區黨支部帶領村民用勤勞和智慧建設家鄉,把泊潮建成了風光綺麗、生活富足的和美漁村。
“泊潮非常適合開展休閑漁業旅游。”林瓊玲是土生土長的泊潮人,2018年她選擇放棄在城市的導游工作,從海口回到村子里創業時,泊潮社區還不為人知,村里除了出海作業的漁民外,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然而,從海南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的林瓊玲看到家鄉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泊潮社區是革命老區,有不少紅色景點,還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游客到村子里可以趕海、海釣、觀光。
“剛回到村子創業時,許多資源還沒有利用起來,村民心中也有疑問:‘我們村子也能搞旅游嗎’。”林瓊玲回憶道。
敢闖敢試的林瓊玲卻在村子里開起了民宿和餐廳,深度挖掘泊潮社區休閑漁業資源,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同時,近年來,當地還投入資金對黃金容故居、成立舊址等進行了修繕,建立了中共儋縣農村黨支部成立紀念館,吸引市民游客來到泊潮社區了解這段革命歷史,這里也成為紅色研學基地。
泊潮村民大多靠出海捕魚為生。“加上休漁期,一年中漁民有一半的時間都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林瓊玲除了當紀念館的講解員,帶領游客參觀,還根據不同人群、不同季節和潮汐推出多樣活動,協調當地漁民為游客當趕海向導。同時,林瓊玲和政府共同合資購買了兩艘休閑漁船,為游客提供近海垂釣體驗等,也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
隨著游客越來越多,泊潮社區還投入了和美鄉村建設資金,用于村內休閑廣場的建設,停車場、新能源充電樁等投入使用,旅游設施不斷完善。
“看著前來村里‘打卡’的游客絡繹不絕,我們村逐漸走出了一條‘靠海吃海’的發展路子,村民對旅游業的服務意識越來越強,對家鄉的認同感也越來越高。”泊潮社區居民謝劉興說。
儋州市光村鎮鎮長梁瑞鋒表示,泊潮社區下一步將建設打造游客中心、民宿等旅游配套設施,逐步完善“吃住行游購娛”產業鏈,不斷升級泊潮社區的旅游服務,為游客帶來更好的體驗,帶動村民致富,打造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陳建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