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以“‘智’敬未來”為主題的“2024人民之夜@烏鎮咖薈”成功舉行,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理事長趙澤良,同濟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榮耀CEO趙明,嗶哩嗶哩董事長陳睿,星云智慧機器人總裁李明等多位來自政、企、研、學界的嘉賓出席本次活動。在“人工智能如何惠及大眾”對話環節,星云智慧機器人總裁李明分享了關于具身智能機器人發展趨勢、應用場景、未來方向的見解。
星云智慧機器人總裁李明
星云智慧是一家機器人系統研發商,圍繞“虛實融合+具身智能+自主協作”創新,依托國家重點項目和重大任務形成的一批科技成果,搭建面向制造業場景為主的機器人訓練和應用平臺,提供各行業具身智能機器人精準高效的產業化解決方案。公司以“創造人機和諧共存未來”為使命,提升制造業能級和人類生活品質,讓機器人賦能高質量發展。
關于當前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李明表示:“機會大于挑戰,在我個人看來,很多人對機器人這個行業還是相對低估了。機器人這個賽道是一個巨量的市場,機器人產業很可能就是下一個汽車產業。”他分享到,目前全球汽車產業大概有30萬億的體量,現在機器人市場把通用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加在一起可能千億級,其中人形機器人可能僅占幾十億的市場,因此未來增長空間極大。
李明表示,當前智能機器人面臨的挑戰在于滲透率,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數量,目前機器人出貨量不足,導致綜合成本偏高;第二個是應用場景,這些機器人剛剛開始在工廠試用,整體還在探索階段。所以,提升滲透率還有一個過程,機器人公司可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等待行業轉折點。
“而星云智慧也期望為機器人領域的普及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公司將基于機器人的智能訓練,面向特殊場景訓練能夠長時間、高效協同作業的機器人去替代人工作業,在短期內,公司將更關注那些人類不愿意、代價巨大甚至無法完成的場景,比如水下、高空、危化、高低溫等一些危險場景,或者特別艱苦、枯燥、大量重復性、協作性的勞動。”李明分享道。
李明還展望了智能機器人的三個主要未來方向:首先是機器人需要做更復雜的任務,能夠理解人在說什么,自主形成長序列動作并協作完成任務。現在的機器人大部分都沒有自主智能處理復雜場景、突發事件的能力,只能在預設好的場景下面重復高精度的工作。這就需要機器人學習訓練的遷移和泛化,讓機器人學會“舉一反三”。
第二是效率,只要有電機器人24小時都能工作,而且準確度和精度是比較高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讓機器人長時間、高速度大量地去工作,能夠大幅提升生產作業效率。
第三是情感,讓機器人能夠提供情緒價值、情感陪護,這可能會是將來的一個方向。比如,在外工作時,可以讓數字分身或者機器人去陪伴父母或者孩子等,李明表示:“這些都是可以看得到的未來場景。這也是我們所希望的人機和諧共生的未來。”
據了解,星云智慧機器人已獲游族網絡等公司參投,并于近期宣布達成新一輪融資。游族網絡方面也表示,作為重要的戰略投資者,公司將繼續支持星云智慧機器人的長期發展。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