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9日訊(記者王惠綿)近日,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發布暨研討會在京舉辦。會議聚焦當前全球變局下的企業全球拓展挑戰與機遇,探討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新路徑。會上正式發布《中國企業全球化:適應變革中的世界—TCL案例研究》主題研究報告。
本次活動由TCL與全球化智庫(CCG)聯合舉辦。埃及駐華大使哈奈菲,經合組織駐華代表、高級顧問海博,歐盟駐華代表團經濟金融處公使銜參贊沙斌諾,中國國際貿易學會會長金旭,全球化智庫(CCG)副主任、高級研究員劉宏,全球化智庫(CCG)副秘書長、高級研究員張偉等人出席活動。TCL科技COO王成受邀出席研討會發表致辭并參與圓桌活動,分享TCL在全球化發展方面的實踐與思考。
據了解,《中國企業全球化:適應變革中的世界—TCL案例研究》主題研究報告由全球化智庫(CCG)以TCL為樣本研究開發。該報告運用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Christopher Bartlett和倫敦商學院教授Sumantra Ghoshal提出的“全球整合與本地響應”矩陣模型,深度分析中國企業與TCL全球化發展歷程,總結提煉TCL本土化經驗與方法論,并呈現TCL全球化關鍵節點國際并購具備長線價值的最新觀點。泛太平洋集團董事長、波士頓咨詢集團高級顧問劉持金認為,從長期價值來看,TCL收購湯姆遜可以被視為一次成功的并購。“通過此次收購,TCL獲得了全球營銷網絡和制造供應鏈的戰略優勢。這為TCL未來在歐洲、北美等海外市場的成功運營發揮了關鍵作用。”
TCL科技COO王成表示,25年全球化歷程為TCL帶來四方面價值:一是領先一步構建全球制造網絡,從容應對當前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格局巨變;二是倒逼企業產業升級,從消費電子企業成功轉型為科技產業集團;三是堅定自主創新,以領先科技推動全球化;四是培養了一批國際化的管理干部,構建了全球化的經營組織。
對于未來全球化發展趨勢以及中國企業出海問題,歐盟駐華代表團經濟金融處公使銜參贊沙斌諾指出,全球化整體上處于積極走勢,歐洲未來會重點關注經濟體的競爭力、綠色發展以及韌性發展三項工作。埃及駐華大使哈奈菲建議,要充分理解與出海目的地國家的文化差異,實現良性的跨文化溝通。經合組織駐華代表、高級顧問海博強調不同國家之間的特異性,同時也要遵守全球市場通用原則,如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勞動保護、消費者權益保障等方面。
今年是TCL全球化25周年。自1999年出海,TCL始終堅定推進全球化戰略,通過推動海外本土化經營,為所在地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做出貢獻,實現共贏共享,自身海外營收實現持續增長。過去5年,TCL通過兩大主體實現海外營收從590億元增長到1253億元,年均增長17.6%。未來TCL將圍繞三大核心產業領域推進更高水平的全球化布局,持續探索互利共贏的全球化發展新模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