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腦科學前沿與產業大會暨第五屆光明腦科學大會(簡稱“大會”)于2024年12月5日下午在光明科學城深圳理工大學順利召開。暨南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光盤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施路平,深圳理工大學校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樊建平,綠葉制藥研發常務副總裁傅風華,綠葉制藥創新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田京偉,中金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宜樂,深圳藍海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兼CEO楊鋒等來自近50家高校、科研單位、產業及資本領域的嘉賓,近350人齊聚一堂、智匯共研。
作為2024年光明科學城論壇的平行論壇之一,大會以腦科學、認知科學與人工智能學科融合,共同推動腦產業發展為主題,以教育、科技、人才培養融合的路徑探索為主旋律,聚集創新要素,提高創新效能,助力腦科學、腦技術、腦醫學、腦智能、腦康復等腦產業領域的新質生產力提升,搭建產、學、研、資、醫等領域創新交流的平臺,服務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高地建設。
大會由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圳市科技創新局和深圳市光明區人民政府指導,深圳理工大學、深圳市腦科學學會、深圳深腦康科技有限公司主辦,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深圳市腦解析與腦模擬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承辦。
腦科學前沿與產業系列大會是我國腦與生命健康科技領域影響力大、覆蓋面廣、參與度高,創新要素聚集的盛會,自2021年以來已在光明科學城成功舉辦四屆,彰顯了光明科學城科技創新和產業生態建設成效,積極助力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云,深圳市科技創新局副局長鐘海,深圳市光明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武肇玲,深圳市光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崇峰,深圳理工大學校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樊建平為大會致開幕辭。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簡稱“腦所”)所長、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簡稱“深港腦院”)院長、深圳市腦科學學會會長王立平致大會歡迎辭。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云在大會致辭中表示,“腦科學作為重要的前沿技術領域,深圳積極搶抓前沿技術高速發展歷史機遇,將腦科學與腦機工程作為重點培育的未來產業方向,以光明科學城建設為抓手,積極構建“原始創新-中試驗證-成果產業化”全過程創新鏈條,加快實現原始創新到現實生產力轉變。”
深圳市光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崇峰表示,“光明區科創資源高度集聚、產業集群新潮涌動、產業創新生態發展完備,將全鏈條加速支持腦科學產業高質量發展。希望與會嘉賓為腦科學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助力將光明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腦科學產業新高地。”
2024光明腦科學大會設置了9個系列合作啟動儀式;邀請了清華大學施路平教授作2024灣區+AI主題演講;組織了4場圍繞科技、教育、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的高端圓桌論壇。
國家動物模型技術創新中心合作共建協議簽約
國家動物模型技術創新中心(簡稱“國創中心”)于2022年1月由科技部批復成立。
日前,國創中心聯合深圳理工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作共建,共同推動動物模型技術研發、應用和產業化發展,提升我國動物模型技術的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深圳市眼科醫院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戰略合作協議簽約
深圳市腦科學技術產業創新中心(簡稱“腦創中心”)作為在深圳市和光明區政府大力支持下建設的專業孵化平臺,由深港腦院提供技術支撐和運營管理,致力于打造全國首個“拎腦入駐”型專業孵化賦能平臺。已引進超60家企業入駐光明科學城,協助入駐企業新增融資金額超3億元,估值超100億元。
深圳市眼科醫院是深圳市唯一一家三級甲等市屬公立眼科專科醫院。醫院是深圳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致力于為大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服務,并著力提高醫院綜合科研能力,為培養高技能型人才提供良好平臺。
由腦創中心與深圳市眼科醫院、深圳市光明區衛生健康局等聯合共建的“眼—腦實驗室”科研平臺在2024年度深圳市眼科年會上宣告成立。
青少年情緒與社會適應交叉創新聯合體啟動成立
深港腦院作為深圳市支持的基礎研究機構,努力推動面向社會需求的“一老一小”腦健康科技創新和科技教育體系建設,將腦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應用于百姓腦健康管理實踐中,從腦科學與腦健康科學知識的普及,到具有腦科學原理支撐的腦認知狀態篩查與干預技術等,通過腦科學科技供給助力提升全生命周期腦健康水平。
為應對青春期青少年日益嚴峻的情緒波動問題與社會適應挑戰,腦創中心從青少年腦發育的特征出發,精準識別情緒與認知發展的獨特軌跡,匯聚腦科學、教育、心理、醫療、公共衛生與科技企業等多方力量,成立了青少年情緒與社會適應交叉創新聯合體(Centre for Youth Emotion and Socialization, 簡稱Centre for YES)。
2024灣區+AI主題演講
大會邀請到清華大學施路平教授作《類腦研究:雙腦驅動打造智能時代基座技術》的大會主題演講。類腦研究是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的核心內容,是腦科學和信息科學深度融合的交叉領域,對信息科學和腦科學都具有重要意義。
施教授從為什么(why)?做什么(what)?和怎樣做(how)?,圍繞類腦領域最新進展、面臨的主要挑戰和可能的解決方案,特別討論發展通用類腦計算和類腦通用智能的可能路徑,為大會作了精彩的主題分享。
施路平教授現任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光盤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會士,國際認知信息和認知計算協會會士。研究領域包括類腦計算和類腦感知、信息存儲、集成光電子、智能系統和儀器。
來自高等院校、腦科學企業、高科技企業及資本領域的近30位與會特邀嘉賓們,分別圍繞著“教育科技與人才培養融合創新”、“腦科學、認知科學與人工智能的融合未來”、“醫學創新與臨床轉化的路徑與挑戰”、“腦科學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等四個主題,針對腦科學、腦技術、腦醫學、腦智能、腦康復等內容進行了“高端圓桌交流”,共同探索腦健康產業化的未來。
大會同期進行了深圳市鴻普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贈深圳理工大學,海南博鰲培聲國際醫學中心、深圳市國關智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簽署與深圳理工大學、深圳市腦科學技術產業創新中心聯合實驗室成立協議,深圳市腦科學學會公益專家授牌,企業入駐腦創中心等儀式。
未來,我們將積極踐行“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實現“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增加人民群眾在光明科學城建設過程中的“獲得感”與“幸福感”,通過努力實現針對疾病的“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的社區醫療與健康管理的科學實踐,將腦科學與心理健康的科學理論、認知功能檢測與行為干預方法等延伸至光明及深圳多個社區、學校、家庭等各個角落;同時,積極探索“科技發展與健康產業”融合的高質量發展“光明路徑”,打造腦健康與腦產業發展的“深圳模式”。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