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晨/攝 周靖宇/制圖
證券時報記者 曹晨
今年以來,新茶飲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產品同質化愈發明顯成為共識。在同質化“內卷”加劇背景下,頭部品牌開始尋求破局之道。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與此前品牌效仿推出類似產品不同,近期,多家新茶飲公司開始將目光投向“超級食材”,挖掘上新各自特色產品成為行業新趨勢。除了產品創新外,頭部新茶飲公司近期在業務跨界和出海布局方面也呈現提速態勢。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新茶飲產品同質化嚴重給行業帶來了負面影響,包括利潤空間的壓縮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不過,由于新茶飲行業的門檻較低,供應鏈相似,產品創新的壁壘不高,一旦某個品類火爆,其他品牌就會迅速跟進。因此,“超級食材”能否能夠打破同質化困境,有待進一步觀察。
紛紛上新“超級食材”新品
11月18日,據喜茶官微消息,上新“超級植物茶”系列新品——補水纖體瓶。據悉,該款產品在“超級植物”羽衣甘藍的基礎上,添加了黃瓜、薄荷、蘋果和檸檬,并特別添加奇亞籽增添口感,售價為19元/杯。
喜茶方面告訴證券時報記者,2024年7月,喜茶就推出全新品類“超級植物茶”系列首款產品“羽衣纖體瓶”,一經上市就受到消費者的熱情追捧,僅一個半月銷量超1000萬瓶。“公司的‘超級植物茶’系列是有計劃、成體系的。截至目前,喜茶該系列已經推出了6款產品,并且公司計劃在未來不斷探索并推出新的超級植物茶。”
除了喜茶外,茶百道、奈雪的茶等頭部新茶飲近期紛紛上新“超級食材”新品。12月初,茶百道“超級蔬食”系列再次上新,推出“維C速燃甜椒”飲品,創新加入甜椒果蔬汁、甜椒果肉塊,這也是茶百道加碼“超級食物”的又一動作。
“所謂超級食物是低熱量、高營養的食品,符合健康茶飲趨勢。”茶百道方面表示,上個月,公司首次推出“超級蔬食”系列新品,包含“清體小麥草”和“輕盈羽衣甘藍”兩款產品,在全國14個城市上新后,獲得消費者喜愛,超過一半的門店銷售TOP1產品為此兩款新品。目前,兩款產品已在茶百道全國門店上架。未來,超級蔬食系列產品會陸續在全國更多地區上新。
此前,奈雪的茶也推出“花青素·快充杯”系列,強調加入了黑枸杞、羽衣甘藍等超級食材。12月3日,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表示:“今年大家都在聚焦健康,但茶飲健康還要做加法,比如超級食物和營養元素的添加等。基于此,奈雪的茶將發起‘健康快充計劃’,持續打造健康快充杯系列產品。‘花青素·快充杯’推出首周,單品銷量躥升占比達20%,拉動葡萄類飲品單周銷量增300%。”
在業內看來,多家頭部品牌推出“超級食材”新品,一方面是為了迎合消費者對健康、低負擔茶飲的需求趨勢,另一方面是為了應對市場上的同質化競爭。
“目前茶飲研發面臨瓶頸,一旦某個品類火爆,其他品牌便會迅速跟進,類似于去年的輕乳茶熱潮。由于常見的水果和茶葉已經開發得差不多,同質化現象難以避免。盡管果蔬茶的產出效率相對較低,但由于市場上同質化嚴重,許多頭部品牌為了尋求創新,選擇開發這類產品。”一家頭部新茶飲公司高管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行業同質化競爭加劇
“目前,新茶飲行業同質化問題顯現。而產品上新能力已經成為拉開品牌差距的核心能力之一。因為客群整體較為年輕、競爭強度逐年走高,同時餐飲業產品創新壁壘不高,新產品容易被模仿,上新能力成為新茶飲品牌吸引顧客、保持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平安證券分析師近期表示。
實際上,今年以來,新茶飲行業市場飽和跡象顯現,各大品牌拓店速度持續放緩,是行業同質化競爭加劇的一大背景。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我國現制茶飲店行業規模2018年至2023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5.2%,遠高于中國軟飲料行業4.4%的整體增速;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發布的《2023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新茶飲市場規模增速預計將從2023年的44.3%放緩至2025年的12.4%。
10月,壹覽商業長期跟蹤的25家新茶飲連鎖品牌新開門店數量與上月相比砍半,新開門店總量環比減少51.75%。從整體開店數量來看,國內25家連鎖茶飲品牌一共新開門店1202家,現存門店一共106427家。
喜茶近期在內部信中直言,由于消費需求的增長與茶飲行業整體供應的增長不同步,面對有限的消費需求,行業內普遍選擇了趨同的產品與品牌策略,導致陷入日益膠著的同質化競爭。趨同的產品與品牌,持續消耗著用戶對茶飲產品和品牌的熱情。
“新茶飲行業同質化嚴重的原因,首先,主要在于行業門檻較低,產品創新能力不足,品牌之間缺乏獨特的差異化;其次,市場競爭壓力導致品牌更傾向于模仿成功案例,而非冒險創新;此外,供應鏈和原料的標準化也加劇了產品的同質化。”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記者表示。
在業內看來,新茶飲行業同質化競爭加劇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阻礙行業健康發展。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表示,新茶飲市場競爭因同質化加劇,導致營銷成本增加、利潤減少。此外,同質化產品難以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導致消費者對新茶飲品牌的滿意度和忠誠度下降。這將進一步影響品牌的市場份額和長期發展。
江瀚建議,各大品牌應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的創新性和差異化;探索跨界合作,引入新的元素和概念,豐富產品線;加強品牌建設和消費者互動,提升品牌忠誠度和消費者黏性。
頭部品牌開拓新市場
為應對同質化競爭,除了上新“超級食材”外,頭部品牌近期正在加速開拓新市場,業務跨界成為一大方向。
記者注意到,近期,奈雪的茶在廣州低調試水餐廳以及古茗咖啡產品已上線旗下超2000家門店的消息引發關注。零食茶點也是多家新茶飲跨界的重要領域,比如,蜜雪冰城、滬上阿姨、奈雪的茶等紛紛開始賣零食,涵蓋面包、糕點、薯條等多個品類。
在江瀚看來,對于新茶飲公司而言,跨界業務能夠拓展品牌的市場空間,增加收入來源;通過引入新的產品和服務,品牌能夠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和忠誠度。不過,跨界業務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如品牌定位的模糊化、供應鏈管理的復雜性等。因此,品牌在跨界時需要謹慎選擇合作對象和業務范圍,確保與品牌核心價值和消費者需求保持一致。
另一方面,一些頭部品牌近期正在加速布局國際市場,將海外視作其“第二增長曲線”。
10月25日,奈雪的茶在泰國第三家門店開業,目前奈雪的茶海外拓展正在按計劃推進,除了泰國、新加坡外,馬來西亞、英國、美國等多個國家的首店正在籌備中;喜茶在海外拓店步伐也明顯加快,今年以來喜茶新進入了10多個海外城市,包括美國的洛杉磯、波士頓,英國的曼徹斯特等。目前,喜茶已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等海外市場開出超過30家門店。
同樣加速海外市場布局的還有茶百道。茶百道方面對記者表示,9月,茶百道在韓國首爾建大站的新店開業。12月底之前,韓國新村店、馬來西亞首店還將正式開業。截至目前,茶百道在韓國、泰國、澳大利亞均有開設店面。“公司的出海不是去很多國家,而是要在重點區域,搭建由本地人組成的運營團隊,將供應鏈、原料資質、物料稅收等各環節跑通,把基礎打牢”。
“對于新茶飲公司而言,出海的機遇和挑戰并存。”王鵬表示,海外市場為新茶飲品牌提供了增長潛力和消費群體。出海不僅有助于品牌拓展業務和市場空間,還能實現快速增長和規模擴張。然而,新茶飲品牌出海后,原材料供應成為一大挑戰,品牌需確保原料品質和供應穩定性。同時,不同地區的法律法規差異要求品牌深入了解并遵守,以規避法律風險和潛在損失。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