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新思路,以“陽光·鄉村韌性”為賽題的2024臺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筑設計競賽于2024年12月6日在北京召開終評會,評審出獲獎作品。本屆競賽設置“張家口市懷安縣二堡子村建設項目”和“保定市清苑區李八莊村建設項目”兩個賽題,旨在提高農村的防災減災能力,推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應用,以期打造出安全、具備可持續發展特質且富有蓬勃活力的農村社區典范。競賽吸引來自全球786組團隊報名,提交有效作品204件, 經過多輪激烈角逐,由中國工程院崔愷院士領銜的國內外頂尖學術專家組成的評審專家組最終評選出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6項。其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團隊作品《互生葉序》和內蒙古工業大學團隊作品《風曦·舟山村社》獲得一等獎。
評審專家團指出,張家口項目一等獎作品《互生葉序》建筑設計多樣性和現代感出色,中央廊的設計具有較強公共性、適合旅游和村民活動,太陽能主被動技術利用和韌性設計巧妙。保定項目一等獎作品《風曦·舟山村社》功能分區和用地平衡性較好,共建部分底層架空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間,對區域和坑塘排洪的設計合理,節能降碳技術運用充分。兩個項目都對鄉村韌性的命題給予很好的回應。
“張家口市懷安縣二堡子村建設項目” 一等獎作品,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互生葉序》
“保定市清苑區李八莊村建設項目” 一等獎作品,內蒙古工業大學《風曦·舟山村社》
崔愷院士表示,隨著“雙碳”行動的不斷落實,建筑綠色化、節能化和低碳化逐漸成為建筑行業的共識,以綠色、低碳、可再生能源利用為主體的競賽也越來越受到關注。近年來,臺達杯競賽獲獎作品在對綠色技術運用的合理性、創新性和可實施性方面逐年都有很大的進步。這也反映出參賽團隊相關知識儲備的提升。
競賽終評會采用現場答辯這一極具互動性與直觀性的形式,為入圍團隊搭建了一個絕佳的展示平臺,使其能夠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作品的設計思路、創新亮點以及應用價值等內容,使評審專家綜合評價競賽作品。進入決賽的15個團隊通過圖像、文字、模型與視頻等多元方式展示闡述作品,并回答評審提問。經過視頻會議的方式,由九位評審專家,歷經3輪評選和討論,最終選出本屆競賽的綜合獎、設計創意及技術單項獎作品共計66項。
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張磊(右五)、臺達公益事業部總監陳奕祥(右四)與競賽評審專家及現場答辯團隊合影
本屆競賽評委團隊陣容強大,包含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崔愷;馬來西亞漢沙楊建筑師事務所創始人、2016梁思成建筑獎獲得者楊經文;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錢鋒;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教授Peter Luscuere;日本株式會社佐藤綜合計畫代表取締役社長鉾巖崇;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總建筑師黃秋平;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仲繼壽;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設計院首席總建筑師薛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長聘教授宋曄皓。這些重量級評審專家為競賽作品把關,確保了競賽的學術水平。
(由左至右)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設計院首席總建筑師薛明;日本株式會社佐藤綜合計畫代表取締役社長鉾巖崇兩位專家首次參與評審,與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總建筑師黃秋平;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崔愷;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錢鋒;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仲繼壽;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長聘教授宋曄皓教授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仲繼壽(左一)與現場專家討論評審
現場評審專家組與馬來西亞漢沙楊建筑師事務所創始人楊經文(右下)、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教授Peter Luscuere(左下)等國際專家連線討論
“2024臺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筑設計競賽”由國際太陽能學會、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中央研究院、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保定市榮清國控集團有限公司、際源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中國建筑學會學生分會、北京天正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世界建筑雜志社支持,臺達集團獨家冠名贊助。
競賽自2005年開賽以來,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累計吸引了全球一萬余團隊報名參賽。如今,臺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筑設計競賽作為行業智慧的共享平臺、新能源應用服務平臺、獲獎作品的實踐平臺、創新人才的培養平臺、低碳理念的傳播平臺等作用日益顯著,在全社會范圍內廣泛傳播了低碳環保的先進理念。
其中,獲獎作品的實地建設是本項競賽的一大特點。組委會鼓勵參賽者根據賽題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具有前瞻性、創新性、適用性的作品。值得期待的是,競賽的獲獎作品將由組委會與項目合作方組織聯合推進設計深化和實際建設。2023臺達杯競賽項目廣州科教城零碳提升項目(廣州市公用事業技師學院社團綜合樓)于今年10月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該項目利用被動遮陽、自然通風、高能效空調、太陽能光伏、樓宇智能化等技術,實現建筑用能與產能平衡,實現全年零能耗。截止目前,共有6項作品實地建成并投入使用,1項作品即將竣工,讓太陽能與建筑集成應用的技術成果真正走進生活服務大眾。
關于臺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筑設計競賽
在全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為落實建筑領域實現能源轉型,推動低碳社會發展,由國際太陽能學會、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的臺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筑設計競賽(以下簡稱競賽)自2005年啟動至今已連續組織十三屆,累計收到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余團隊參賽,已成為業內知名品牌賽事。競賽秉承“讓夢想照進現實”的理念,目前已有六個競賽獲獎作品建成并投入使用,讓太陽能與建筑集成應用的技術成果真正走進大眾生活。
回顧競賽十余年競賽發展歷程,題目涵蓋住宅、醫院、研學基地、養老院等多種建筑類型,也成為了面向全球的品牌競賽活動。作為行業智慧的共享平臺、新能源應用的服務平臺、獲獎作品的實踐平臺、創新人才的培養平臺、低碳理念的傳播平臺,競賽的平臺效應日益突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術從最初的概念表達,到兼具創新與可實施性的深化表達,應用形式更為多元,應用效果日漸顯著。
競賽力求通過優化建筑設計,充分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打造綠色、低碳、健康的新生活。競賽評審專家組包括中國工程院崔愷院士、王建國院士、莊惟敏院士,澳大利亞工程院Deo Prasad院士,德國布倫瑞克理工大學M. Norbert Fisch教授,漢沙楊有限公司(馬來西亞)楊經文總裁等國內外知名專家,為競賽的專業性提供保障。
關于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CADG)創建于1952年,目前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直屬的大型骨干科技型中央企業——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多年來秉承優良傳統,始終致力于推進國內勘察設計產業的創新發展,以“建筑美好世界”為己任,將成就客戶、專業誠信、協作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價值觀,為中國建筑的現代化、標準化、產業化、國際化提供專業的綜合技術咨詢服務。
在七十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院已先后在中國各省、市、自治區及全球近60個國家和地區完成各類建筑設計項目萬余項,成為國內建筑設計行業中影響力較大、技術能力較強、人才匯聚較多、市場占有率較高的領軍型設計企業。現有員工3000余人,其中工程院院士2人,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6人,專業技術人員占企業總人數近90%。已形成集設計、技術、科研于一體的集團化產業構架,包括建筑工程設計與咨詢、城鎮規劃與城市設計、EPC工程總承包與咨詢、風景園林與景觀規劃、建筑歷史研究與文化遺產保護、科研與技術轉化等六大業務版塊。
關于臺達
臺達創立于 1971 年,為全球提供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并在工業自動化、樓宇自動化、通信電源、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電動車充電、可再生能源、儲能與視訊顯示等多項產品方案領域居重要地位,逐步實現智能制造與智慧城市的發展愿景。臺達秉持“環保 節能 愛地球”的經營使命,將企業可持續發展與商業模式相結合,運用高效率電力電子核心技術,以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環境議題。臺達運營網點遍布全球,在五大洲近200個銷售網點、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為客戶提供服務。
多年來,臺達投入事業運營、科技創新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成就榮獲多項國際榮耀與肯定。自2011年起,臺達連續13年入選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ices, 簡稱DJSI) 之“世界指數” (DJSI World Index) ,亦三度榮獲CDP (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 年度評比氣候變遷與水安全雙“A”領導評級,并連續7年獲評供應鏈參與領導者。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