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經濟搞建設,努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12月19日,成都軌道8號線二期、27號線一期開通,成都都市圈軌道交通線網運營里程突破670公里。16條線路、423座車站,有效覆蓋中心城區、城市新區,800米覆蓋通勤比重達34%,位居超大城市全國第二,為超2100萬人口提供便捷高效出行。
一連串生長的數字背后,蘊藏著城市奮進拼搏的力量。成都軌道正以全力以赴姿態,為全年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持續向“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目標奮進,助力成都加速駛入軌道城市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軌道與城市深度融合
織密“超大城市線網” 引領城市發展格局 共建軌道上的都市圈
“成都軌道交通的建設速度和質效在全球范圍內都備受矚目,僅用14年時間便構建出全球領先的軌道交通網絡!比战ㄔO計社長、日本一級建筑師大松敦對成都軌道交通發展贊譽有加。
日建設計,這個創建于1900年、世界上最大的設計集團之一,從事建筑設計?監理、城市規劃以及相關調查?策劃?咨詢業務,承擔設計項目遍布全球50多個國家、250多個城市,具有豐富的城市設計經驗。
大松敦認為,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是必然發展趨勢,有助于城市乃至經濟體系的向上提升。從西南一隅邁向世界舞臺,過去14年,成都新增城建面積翻倍,人口流入領跑全國,人流聚集帶來經濟活力,高強度的城市開發催生對軌道交通的更大需求。
交通強國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等國家戰略賦予成都全面開放新機遇,要求成都建設成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和全國交通“第四極”,并指出需在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規劃中考慮城市軌道交通銜接,這意味著城市軌道交通將進一步發揮對強化樞紐一體銜接的協同作用。
成都高水平規劃城市軌道交通及市域(郊)線路,積極促進“四網融合”,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及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大松敦表示,“成都軌道交通不僅提升了城市通行效率,為市民提供了多元出行選擇,更以其強大的輻射力和連通性,促進了城市可持續發展和區域經濟一體化。”
研究顯示,通勤時間每減少20分鐘幸福程度會增加19%。成都超長通勤軌道800米覆蓋職住人口比重達10%,高于全國平均值,市民平均通勤時間已縮短至38分鐘。
隨著四川省首條跨市(域)鐵路軌道交通資陽線正式開通,成都都市圈的“軌道同城化”進程取得重要突破。大松敦尤為看重軌道交通對都市圈發展的重要性,“這一舉措促進了城市間的互聯互通,是大都市發展的必然趨勢,有助于推動區域一體化和產業合理布局,實現可持續發展!
軌道交通資陽線
目前,第四期建設規劃項目及市域(郊)鐵路成德線、成眉線建設加速推進,一座“軌道上的都市圈”正加速成型,持續釋放強大磁場效應,向世界級軌道城市不斷邁進。
重塑“公園城市格局” 創造宜居美好生活 打造產城融合全國典范
成都TOD,在全球有何優勢?
“成都這座被譽為公園城市典范的城市,在TOD開發上具有天然獨特優勢!贝笏啥卦陉懶OD參觀時坦言,成都TOD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全域呈現“公園化格局”,為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創造宜居美好生活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一特色的背后,是一盤從頂層設計重塑城市空間形態的棋局。
早在2017年,成都充分學習借鑒中國香港、新加坡等世界先進城市經驗,大力實施TOD綜合開發項目。肩負公園城市首提地的使命擔當,成都積極探索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新路徑。
建軌道就是建城市,通軌道就是通生活,軌道交通的發展始終與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緊密相連。通過TOD開發,推動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將軌道交通站點周邊打造為集住宅、商業、辦公、休閑等多元業態于一體的美好生活幸福家園,“公園城市”理念正從人居理想繪成現實答卷。
成都圖書館雙鳳橋TOD未來社區分館
聚焦站城融合,把“新房子”建成“好房子”,24個TOD示范項目有序推動。聚焦新市民租住需求,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助力青年人“筑夢蓉城”。攜手頂尖合作伙伴,推動五大產業航道齊頭并進,場景賦能煥新城市消費格局。首創“社區商業+公共服務+共享空間”未來社區新模式,構建15分鐘生活圈,讓城市更加溫暖。
隨著地鐵網絡不斷延伸,商業生態圈和市民生活圈功能耦合,市民地鐵出行的意愿隨之增加。公園城市的生態、美學、人文、經濟、生活、社會價值正轉化為可進入、可參與、可消費、可感知、可欣賞的高品質空間體驗。
“成都堅持世界眼光,借鑒國際成熟的商業運營經驗,為軌道生活場景的發展提供了良好起點!贝笏啥亟榻B,通過TOD開發解決生態和功能問題,能讓城市居民就地就近享受優質完備的服務,不斷提升國家中心城市國際競爭力和區域輻射力。
競速“軌道產業賽道” 支撐裝備制造發展 激發產業之都經濟活力
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競速中,成都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兩大萬億級產業引領,逐步形成包括軌道交通在內的10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用軌道交通新質生產力撬動產業經濟發展,是城市持續發展的重要命題。作為經濟總量超2萬億元的副省級城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極核城市”,成都持續刷新軌道產業“家底”:
新開通的27號線列車采用國際最高自動化等級GoA4的全自動運行系統,全國首列時速160公里市域A型車在19號線飛馳,全球首列時速160公里氫能源全自動市域列車也在成都制造下線……
全球首列時速160公里氫能源全自動市域列車
“全球/全國首例”高頻詞的背后,不僅展示了成都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積蓄未來發展新勢能的決心,也印證一個重要趨勢——一列車,不僅承載著城市全域聯通的速度,更成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紐帶。
高能級產業園區是資源耦合互動的集聚地,更是顛覆性成果誕生的“高產區”。大力實施的“立園滿園”行動,進一步明確園區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主引擎。
激發新質生產力,軌道交通有什么?
據介紹,成都軌道集團已發布《綠色城軌發展行動方案》《數智化發展頂層規劃》,承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裝備自主化先導工程項目,推動交控科技西部總部、眾合科技數智化交通產業全國總部等項目在蓉落地。成都軌道交通相關產業園區已匯聚570余家軌道交通上下游企業,車輛裝備本地配套率提升至70%以上,基本實現“成都車、成都研、成都造、成都配套”。
全新驅動,動能澎湃。目前,成都正全力打造全國軌道產業“兩城一高地”,以“含新量”推動高質量發展“含綠量”“含金量”,2024年上半年全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成都軌道交通產業集聚度位居全國前列、西部之首,被納入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軌道與城市相伴相生、共通共融。站在新的起點,成都軌道將繼續發揮軌道交通在城市發展中基礎性、支撐性、引領性作用,加速推進第四期規劃建設項目及市域(郊)鐵路項目建設,促進軌道與城市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助力形成更緊密的都市圈、產業圈、生活圈,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成都新篇章貢獻更大軌道力量。(圖片由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提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