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王鑫 文 朱哲 攝影】1月17日上午,河南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前,“委員通道”集中采訪活動在省人民會堂舉行。省政協委員、河南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勤生走上委員通道,接受媒體集體采訪。
醫療健康關乎千家萬戶的福祉,目前,河南省已有多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落戶,如何通過建好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助力健康河南建設?
“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很高興地告訴大家,經過三年多的努力,依托河南省中醫院合作共建的國家中醫腫瘤區域醫療中心,將于今年10月正式開診,為河南再添一支中醫腫瘤‘國家隊’!睆埱谏f。
張勤生介紹,目前,河南共有12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數量位居全國第一,涉及心血管、兒童、腫瘤等12個專業,形成了以省會鄭州為中心,涵蓋洛陽、南陽、新鄉、商丘等5個地市。
“這么多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河南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帶來‘一少、一多’兩大變化。”張勤生稱。
“一少”是指河南去北上廣的患者,越來越少了。
張勤生表示,河南人口眾多,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大,以往,河南很多患者去北上廣就診,不僅長途奔波,而且報銷比例低、經濟負擔重。隨著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越來越多的河南患者不出河南,就能享受與北京上海一樣的優質醫療服務。
“一多”是指河南的“大醫生”越來越多了。
張勤生介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有個亮點,是通過“名師帶高徒”的方式,帶動區域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河南省12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同時也是12所國家級醫學培訓中心。
他舉例稱:“以河南省中醫院為例,實行‘雙循環’人才交流模式,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先后派160多名專家,到河南開展工作,我們醫院也選派100多名技術骨干到上海進修學習。如今,這些骨干學成歸來,開展了很多新技術和新項目。再比如,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工作的黃荷鳳院士團隊、胡盛壽院士團隊等,他們在開展診療工作的同時,還培養了大批河南醫生!
在張勤生看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要建好,更要管好、用好。對此,他提出建議,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在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政策激勵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強監管和科學評估,以確保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質量和效果,助力健康河南建設。
責編:劉安琪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