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段偉朵 文 朱哲 攝影】“我相信,未來,隨著省委省政府和企業社會的共同努力,我省人工智能產業必將跑出河南‘加速度’,河南也能成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新高地。”1月17日上午,河南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前,“委員通道”集中采訪活動在省人民會堂舉行。省政協委員、鄭州阿帕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濤對河南“人工智能+”行動充滿信心。
李濤介紹,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河南省委、省政府將人工智能作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2024年,省政協把省委交辦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作為 “一號協商議題”,最終提出了79條創新建議,其中有78條被直接采用,充分發揮了政協參政議政的職能。“作為省政協委員,我全程參與其中。”
對于如何推動河南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李濤從推進應用多元化、立足大模型本土化、加快生態協同化3個方面提出建議。
“現在人工智能已經全面融入大家的生活,我們和河南省兒童醫院共同打造了智慧醫療系統,最先給患兒診斷的不是醫生,而是人工智能。”李濤說,這套系統自去年5月上線以來,已服務超過70萬人次。不僅僅是人工智能+醫療,去年10月,河南啟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探索行業多元化應用,阿帕斯也積極響應。目前,已在醫療、食品、傳媒、教育、政務和農業等多領域推動項目合作。
李濤介紹,人工智能的底層技術和重要底座是通用大模型。只有優先發展本土通用大模型,才能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河南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系統。去年6月,阿帕斯自研的“阿帕斯大模型”成功備案,河南成為全國第七個擁有通用大模型的省份,實現了我省在人工智能領域零的突破。“這個突破與河南龐大的人口優勢、豐富的產業應用場景也是分不開的,未來我們也要繼續發揮好這些優勢。”李濤說。
李濤建議,要加快建立“四級聯動”機制,構建良性發展生態體系。一是推動本土大模型企業成長;二是研發行業大模型,樹立行業標桿案例;三是推動各地市部門將這些行業標桿案例復制并且本地化;四是發展地方特色的運營服務模式。
責編:劉安琪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