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財立方評論員 徐兵
“年味去哪兒了?”這幾年,這個問題時常被提起。但看看蛇年春節的河南,答案已經清清楚楚——年味兒就在熱氣騰騰的消費里,在人潮洶涌的廟會上,在燈火璀璨的古城里,在熱鬧非凡的年貨大集里。
大年初一,鄭州廟會的糖畫攤前,孩子們圍著師傅看“神筆生花”;洛陽龍門燈會的古風巡游里,身著漢服的游客沉浸其中;開封清明上河園的“東京夢華”演出,讓人一秒穿越回大宋汴梁。
年味,妥妥地回來了!但這年味兒,不只是熱鬧和情懷,更藏著消費的新風向。
會花錢≠亂花錢,消費更精打細算——
春節假期,商場熱鬧非凡,年貨市場人頭攢動,博物館、景區游人如織。然而,在這場消費狂歡中,人們的花錢方式已經變了——精打細算,才是硬道理。
直播間里,“搶年貨”成了新年俗,但不再是盲目跟風。本土產品信陽毛尖、逍遙胡辣湯禮盒、南陽黃牛肉、洛陽牡丹酥走俏。年夜飯也在悄然變革。高端餐飲爆滿的同時,半成品年菜銷售火熱,方便又不失儀式感。消費更聰明、更講究,才是大趨勢。
“文化+消費”,河南的流量密碼——
河南的消費,不止有“煙火氣”,更有“文化味”。
春節假期,河南文旅消費一路狂飆。鄭州商代遺址博物館、安陽殷墟的“甲骨文奇妙夜”、洛陽博物館的“唐三彩”特展,每一處都是人頭攢動,成為年輕人的“打卡圣地”。穿漢服、逛古城、拍國風大片,文化消費,已經成了新的年俗。
不僅如此,夜經濟也徹底點燃了春節消費。開封夜市、洛陽文創集市,攤前排起長隊,演出現場座無虛席,游客一邊吃一邊逛,商家賺得盆滿缽滿。事實證明,文化不僅僅是歷史,更是可以轉化為消費場景、創造經濟價值的活資源。
“文化+消費”,已經成為河南吸引游客、拉動經濟的流量密碼。
消費,不只是花錢,更是發展動力——
今年春節,河南消費市場火爆,既是傳統年俗的回歸,更是消費信心的回升。但消費不能只靠節假日“一夜爆紅”,而是要持續紅火下去。
河南已經開始發放消費券,新能源汽車、綠色家電的補貼政策也在推進。夜經濟、假日經濟、特色商圈正在加速布局,讓消費不僅是“過年熱”,更能成為常態化的經濟支撐。
“好吃、好玩、好買”正逐步成為河南的消費新標簽,展現出全新的市場活力。如今,消費已不只是市場行為,更成為推動河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責編:陳玉堯 | 審校:張翼鵬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