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鴨先知。在這乍暖還寒之際,作為經濟體溫計的招聘市場,已出現局部暖意。據智聯招聘統計的春招市場數據,春節假期后的首周,我國勞動市場的活躍職位數與求職人數均持續快速上升,2月7日當天數據分別升至除夕的9.3倍和8.9倍。從行業來看,人工智能(AI)、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勞動市場出現了供需兩旺的“開門紅”景象。
在DeepSeek引爆國內人工智能熱潮下,2025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業求職人數同比增長33.4%位居行業第一,人工智能工程師也以69.6%的求職增速躍居職業榜首。但幾家歡樂幾家愁,金融、汽車等傳統行業的變相降薪及用工減少等現象仍待破冰。
面對人工智能招聘的火熱與傳統行業用人的謹慎,智聯招聘集團執行副總裁李強表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勞動以一種形式減少,市場機制的自動調配作用則會以另一種形式實現補充、從而達到市場平衡。盡管傳統領域的個體勞動和個體工人的數量在減少,但智能制造、數字工廠等新領域的勞動量在不斷增多,而且所創造的價值更大。而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的興起可能會給編輯、翻譯、客服、視覺設計等崗位帶來更高的替代風險。
同時,對于2025年就業市場的變化,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表示,通過與多家企業溝通,整體來看,目前企業招聘需求有所恢復,但更多傾向于校招,這主要是出于用人成本的考慮。而此前春秋兩季社招所出現的爆發性需求恐怕難以復現,其中大廠員工對于工作機會更加珍惜,換工作的需求會明顯下降。
DeepSeek開出近10萬月薪
2025年春節期間,DeepSeek的火爆出圈,點燃了國內人工智能就業市場。從某招聘類APP獲悉,目前DeepSeek的公開招聘崗位有38個,其中12個崗位為校招,而核心系統研發工程師與深度學習研究員-AGI兩個崗位給出的薪水最高,為月薪達6萬元-9萬元。
分析薪資待遇情況,在人工智能領域中,經驗年限對應的薪酬水平有著明顯變化。智聯招聘數據顯示,要求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工智能工程師崗位平均招聘月薪超過3.5萬元。相比之下,要求3-5年工作經驗的崗位平均月薪為22267元,要求1-3年經驗的為21410元,要求1年以下經驗的則為20600元。如此高的薪酬反映出了資深人工智能人才在就業市場的受歡迎程度和稀缺性。
林凡表示,AI的發展接近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的底部,未來隨著第一波段觸底的結束,2025年AI會在更多的行業和領域快速展現出應用成果,尤其在招聘、電商等毛利相對不高的行業。而伴隨多模態技術的相對成熟,語音交互的To C應用場景也會帶來創新性進展,從而推動企業對AI人才需求的持續增長,尤其是算法工程師、數據科學家、AI產品經理等崗位。同時在供給側,會有越來越多的AI人才涌入就業市場,與過去過兩三年極度短缺的狀態相比,預計2025年AI人才稀缺性會逐漸減弱。
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據智聯招聘2025年春招首周面向職場人的調研數據顯示,有六成職場人已在工作中使用AI工具,明顯高于去年同期的44%,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開始接受并積極將AI技術應用到工作中。而在使用AI的職場人中,59%會采用AI寫作類工具,占比最高。隨著需求增加,以及大量訓練,AI寫作類工具在寫作邏輯與資料搜索等方面的性能不斷提升,這也讓一些媒體從業者產生了危機感。
李強表示,未來幾年,AI對普工的沖擊會較為明顯。企業對AI的探索不斷深入、收獲的利潤也有意愿投入到深化AI開發中。通過使用AI和自動化技術可以顯著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普工的工作內容基本是高度重復,任務規則明確,不需要復雜的判斷和創造性,這些特點使得AI在執行這些任務時具備了很高的可行性,并能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以當下AI發展來看,具備較高技能水平的技工短期內不會受到太大沖擊,甚至特別領域的機械工人、機器安裝及維修工人等因相關產業發展,崗位需求還將有所增長。
傳統行業用工“低溫”
雖然春節后開工首周,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招聘市場出現供需兩旺情況,但汽車、金融等傳統領域的用工情況卻仍處于待解凍狀態。西北地區汽車行業的某人力資源服務公司高管表示,2025年汽車行業的招聘情況目前還沒有明顯轉暖的跡象,部分車企為了降本增效,今年大多根據需求招聘臨時工,而這與此前大量招聘,且無特殊情況可直接轉正為合同工相比,招聘形勢變得有些更為嚴峻。
此外,在金融行業中,變相降薪已持續了一段時間。多位銀行從業人員表示,目前績效已與日均存貸余額掛鉤,而此前是按照月末、季末為節點進行考核,可通過一些突擊方式來完成,但現在很難完成行里指派的任務。同時考核不達標將導致收入下降,甚至發生調崗或被迫主動離職的情況。
從四大國有銀行財報獲悉,截至2024年6月,僅有中國銀行(601988)的員工數量較2023年年末有所增加,其他三家國有大行員工數量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工商銀行(601398)在職員工數量下降較多,為10561人。而對于2024年上半年減員上萬人,工商銀行表示,近年來減員數量確實有所增多,這主要是由于歷史發展原因帶來的人員老化,導致正常退休人員增多。
暖風之下仍有隱憂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消息,2024年我國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56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15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63萬人,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1%,這一比例與2023年年底持平。
2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提振消費是擴大內需、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的重中之重。要大力支持居民增收,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提升消費能力。
此外,在1月中旬,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8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開展2025年春風行動的通知》,《通知》明確要大力歸集就業崗位,面向農民工就業集中領域,歸集一批建筑、維修、家政、物流等傳統就業崗位。瞄準高新技術、先進制造等新興領域,拓展一批匹配農村勞動者技能水平的崗位。聚焦提振擴大服務消費,挖掘一批餐飲住宿、文旅體育、養老托育等服務類需求崗位。
據新華社報道,目前,河南省新鄉市、山東省臨沂市等地均開展了“春風行動”招聘會。據智聯招聘監測數據顯示,38個重點城市中,蘇州、煙臺、北京、濟南、合肥、寧波、杭州、海口、珠海、哈爾濱等城市春招首周求職同比增速位列前十。其中,蘇州涵蓋了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等多個向好行業,寧波的貿易、進出口行業求職人數同比增長43%,哈爾濱、海口等城市的文旅產業帶動生活服務業發展,相關人才奔赴。
不過,林凡對2025年的就業市場仍略有擔憂,他認為,目前企業賺錢越來越難,資源也愈發有限,不會再以花錢“堆”人的方式去保證業務的發展。而業務增長性偏弱,會導致對人才的容錯性下降,所以部分企業的招聘可能更加傾向于實習生,從而降低試錯成本。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