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丁洋濤 文圖】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這也是繼去年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以來,我國再次強調物流降本。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河南如何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資源稟賦,在物流降本方面走在前面?
促進供應鏈與物流深度融合,爭創國家物流樞紐經濟區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結束后,舉行首場“部長通道”集中采訪活動。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表示,2024年全社會物流成本大約降低4000億元,其中運輸成本降低2800億元。
河南承東啟西、連南貫北,處于我國交通網絡的核心樞紐位置。全國“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中有五條經過河南,這使河南成為連接我國東西南北的物流關鍵節點,是物流資源匯聚與疏散的重要平臺。
對此,河南工業大學副教授、河南省交通運輸學會物流委員會主任王焰認為,河南應充分發揮獨特的區位與資源稟賦,依托國家物流樞紐等戰略與立體綜合物流平臺的合力建設,多措并舉降低社會物流成本。
“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強化樞紐功能、優化運輸結構、發展數智物流,促進產業供應鏈和物流深度融合,積極爭創國家物流樞紐經濟區,將交通樞紐優勢轉化為物流成本優勢和臨空經濟、臨港經濟、高鐵經濟等樞紐經濟和產業集群的發展優勢。”王焰表示。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物流與電商學院黨委書記、教授于曉勝認為,在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方面,河南承擔了主力軍、領頭羊的角色。“河南在建設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上成效顯著,便捷化、全覆蓋的‘大動脈’與‘微循環’,有效銜接現代物流網絡貫通全國、連接全球,運輸結構越來越合理。”于曉勝表示,上述資源稟賦有望提高河南在物流多式聯運、干線運輸、接駁轉運、末端配送服務效率。
2025年年初,《河南省有效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實施方案》發布,其中提出力爭到2027年,培育形成5個左右省級樞紐經濟先行區,爭創國家物流樞紐經濟區。此外,公路收費減免政策等2025年一攬子開門紅政策,也在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有助于推動交通物流成本持續降低。
加強人才培養,優化運輸結構,物流豫軍擔起降本大任
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血脈經絡,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中發揮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從地理位置看,河南不靠海、不沿邊,憑借交通區位優勢,成為內陸地區物流運轉的“心臟”,在全國物流體系中承擔著中轉、調配的核心角色。
河南省物聯第六屆理事會會長金雷在省物聯2024工作年會上曾表示,2025年,河南物流業市場主體將不斷壯大,全省規模以上物流企業超過2000家,A級物流企業近400家,物流師、采購師數量超過2.5萬人。
物流行業降本增效離不開物流人才培養。于曉勝表示,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堅持牧工商一體化多學科交叉融合創新,聚焦冷鏈物流特色,立足全產業鏈,創新提出“五力協同”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借勢發展、協同育人,為河南物流業培養、輸送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此外,優化運輸結構也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關鍵一環。王焰認為,河南應進一步加快內河航運“11246”工程建設,內河航運具有成本低、運量大的天然優勢,其成本僅約為汽車運輸成本的二十分之一。“通過加強內河航道建設,提升航道通行能力,加強與沿海港口的聯系合作,打造內外貿精品航線,推動大宗散貨和中長距離運輸‘公轉水’,能夠有效降低物流運輸成本。”王焰表示。
目前,物流豫軍有9家全國領軍型企業、56家特色標桿型企業和49家新興成長型企業,共計114家物流企業。其中,物流豫軍覆蓋諸如高鐵物流、內河航運、保稅物流、即時配送等24個物流細分行業,帶動就業13.9萬人,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責編:李文玉 | 審校:張翼鵬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