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財立方記者 徐兵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中央明確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梁,經濟大省要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深化改革、區域協調等方面勇爭先、作示范。
舟大者任重,馬駿者遠馳;挑大梁既是責任,更是使命。
2024年,河南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生產總值達6.36萬億元,同比增長5.1%,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為全國經濟增長貢獻了強勁動力。2025年,河南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5.5%左右,在經濟大省中目標明確,在“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梁”的戰略布局下,河南有基礎、有優勢、有能力挑起大梁,為全國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夯實產業根基,鍛造實力“大梁”
河南產業體系完備,是傳統的材料、裝備、食品工業大省。近年來,河南把制造業作為主攻方向,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轉型戰略,助推產業不斷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2024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超八成行業生產保持增長,七成行業生產改善。制造業較快增長、支撐明顯,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 ,對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89.0%。
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比亞迪、宇通等企業快速崛起,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發展,2024年汽車整車產量突破14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70萬輛。傳統產業也在快速恢復,化工、輕紡等產業回升迅猛,化學工業、輕紡工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6.4%、4.6%。河南還引入和培育比亞迪、中州時代、金大地等產業鏈主導項目,吸引相關上下游企業集聚,2024年全省“7+28+N”重點產業鏈群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對全省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72.4%。
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快速發展的產業態勢,讓河南有實力在經濟發展中挑大梁。
強化科技創新,撐起發展 “大梁”
科技創新是催生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河南挑大梁的關鍵支撐。面對 “不成創新高地,就成發展洼地” 的緊迫形勢,河南將 “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 戰略置于全省十大發展戰略首位,組建省級科技創新委員會,財政科技支出接連突破 300 億元、400 億元。
在創新體系建設方面,中原農谷、中原科技城、中原醫學科學城 “三足鼎立”,省實驗室等高層次創新平臺遍地開花。河南省科學院前瞻性布局量子、智慧創智等 16 家研究所,牽頭組建墨子、黃淮等省實驗室以及中原人工智能、超硬材料等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骨干企業啟動 20 余項 “卡脖子” 技術難題攻關,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度持續加深。
2024 年,河南創新能力強勢躍升。中原科技城國家級科研平臺增至 23 家,省科學院在先進材料、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領域斬獲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中原醫學科學城智能醫學研究設施、質子醫療中心啟動建設,國內首個眼科大模型 “伏羲慧眼” 發布運行,國家醫學中心(中醫類)落地實施。
以創新驅動為強勁引擎,河南在科技賽道上必將風馳電掣。
擴大對外開放,筑牢開放“大梁”
地處眾多經濟帶交匯處的河南,正緊抓機遇,不斷推動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積極打造橫貫東中西、聯結南北方的對內對外經濟新走廊。目前,河南已形成空港、陸港、公路港、水港、口岸銜接融合的多式聯運大格局,為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堅實的通道保障。
鄭州機場形成橫跨歐美亞三大經濟區、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國際樞紐航線網絡,2024年貨郵吞吐量突破80萬噸,創歷史新高;建成“米”字形高鐵網并實現“市市通高鐵”,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9000公里;以周口港、淮濱港為代表的內河航運加快融入“絲路海運”。立足完備的立體交通網絡,河南以物流聚產業,推動產業升級,擴大對外開放。鄭州航空港區培育了以富士康、超聚變為頭雁的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智能終端、新能源、服務器等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還發展了生物醫藥、半導體、航空物流等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2024年,河南自貿試驗區新設企業2.3萬家,有進出口實績企業1.3萬家,進出口總額8202億元。
從“內陸腹地”奮力邁向“開放高地”,未來河南定能在全國對外開放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深挖內需潛力,扛起消費“大梁”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河南人口眾多,消費市場潛力巨大。2024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596.69億元,同比增長6.1% ,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增長8.0%。超八成商品零售保持增長,基本生活類消費增速加快,部分升級類消費快速增長,鄉村市場銷售快速回升,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相關需求加快釋放。
河南立足豐厚的文化資源,通過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以科技賦能,發展文旅消費新場景、新產品,不斷提升文化供給水平,為國內外游客提供多樣態的文旅消費新體驗。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量首次突破10億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首次突破1萬億元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景區成為全國文旅市場的黑馬,去年觀劇人數1200萬人次,超七成來自省外,“85后”客群占比超八成;河南博物院文創產品已超過2000款,2023年銷售額達4000多萬元;胖東來商超憑借高品質服務和商品成為“沒有淡季的6A級景區”。
深挖內需潛力,通過積極探索與創新消費場景,河南為全國擴大內需提供有益借鑒。
今年是 “十四五” 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謀劃 “十五五” 規劃的關鍵之年。錨定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河南篇章總目標,聚焦 “四高四爭先”,找準經濟大省挑大梁的著力點,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中抓住機遇,在服務大局里加速自身發展,深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河南必能為高質量發展塑造新優勢、注入新動能。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高鐵行得穩,依賴動力分散、協同發力。在經濟這列 “高鐵動車組” 上,河南不僅要成為強勁 “動力車廂”,更要在發展動能轉換中積極作為、穩步前行。
時代車輪滾滾向前,河南唯有勇挑大梁、奮勇爭先,才能行穩致遠,邁向美好未來。
責編:陳玉堯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