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支持。
全國兩會期間,大河財立方推出“金融活水 民企煥新”系列策劃報道,多維度展現金融業態如何以專業服務、創新舉措,護航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大河財立方 記者 秦龍】長期以來,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阻擋民營企業發展的“攔路虎”。銀行作為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之一,扮演著助力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角色,通過不斷創新推出金融產品和服務,解民企融資之“渴”。
日前,大河財立方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針對民企融資問題,河南省銀行業持續在“貸”上下功夫,多家銀行為民企創設專屬服務方案與融資新產品,用“真金白銀”助力企業爬坡過坎。
創新產品服務 河南銀行業“渾身解數”助民企
成立于2020年的泛銳云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泛銳云智)是一家年輕民企,主要經營互聯網+科研一站式服務平臺“e測試”,致力于為科研工作者提供精準的檢測及科研服務。
“我們原本是輕資產運營模式,因業務發展需要建設自有實驗室。但由于當時企業成立不久,而且缺乏抵押物,融資問題遲遲未能解決。”泛銳云智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融資成了擋在企業發展路上的礁石。
近日,招商銀行鄭州分行深入了解泛銳云智的經營業務模式,根據企業所屬行業、研發團隊等多維度研判,創新設計專屬服務方案,最終給予其500萬元的信用貸款,助力企業突破發展瓶頸。
不僅僅是招商銀行,中原銀行在“專精特新貸”“科技貸”等產品基礎上,創設“科技研發貸”,形成4大類44個專屬產品譜系;中信銀行鄭州分行圍繞實體經濟重點領域的民企,推出科創e貸、投貸聯動積分卡審批模式等拳頭產品。
鄭州銀行創新“認股權貸”,在銀行向企業提供貸款的同時,企業也以融資金額的一定比例向鄭州銀行授予認股期權;工商銀行河南分行新推出了小微企業協調機制貸、專業市場貸、移動伙伴貸、制造e貸、交通物流貸等產品等,針對不同民企客戶匹配適用產品。
多管齊下 打通民企融資“最后一公里”
在河南銀行業的支持下,省內民企取得長足發展。
2月2日,河南省民營企業家代表餐敘會中提到,我省民營經濟改革發展取得了突出成就,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科技創新的強引擎、對外開放的動力源、民生福祉的助推器。
截至2024年年底,河南省民營經濟主體已達到1081.7萬戶,占經營主體總數的96%。民企貢獻了河南省55%以上的GDP、65%左右的稅收、70%左右的進出口總值。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就總量而言,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已不是突出問題。但民營小微企業需求各有不同,應繼續調整優化相關政策,創新方式和手段,使金融支持服務民營小微企業更具有效性、精準性。
大河財立方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河南省民企在融資過程中,仍存在政策傳導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在國家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郝宇彪看來,支持民企高質量發展,打通企業融資的“最后一公里”應多管齊下。
“一是應切實健全民營中小企業增信制度,破解民營中小企業信用不足、信息不對稱等融資制約;二是改善金融機構內部考核機制和信貸管理機制,破除民營中小企業獲得貸款時所擔負的附加條件;三是加強業務創新,針對民企融資靈活性強、可抵押品相對有限等特點,加強科技賦能,開發適合民企的信用類融資產品。”郝宇彪說。
金融護航民企發展 政策工具箱持續豐富
支持民企高質量發展需久久為功,這離不開監管層的支持。記者注意到,半年以來,相關政策工具箱持續豐富。
2024年10月,國家層面部署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在全國各省市推行。
2025年2月17日,民營企業座談會在京召開,會議強調,繼續下大氣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近日,央行等五部門聯合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要求執行好金融支持民營經濟25條舉措,進一步暢通股、債、貸三種融資渠道,加大各類金融資源要素投入,將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做實、做深、做精。
2025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到,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支持。
河南也已同步相關部署。2024以來,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印發實施《河南省中小微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實施意見》《支持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發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推出“一攬子”惠企措施,打出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萬人助萬企”等系列組合拳。
成績顯而易見。去年10月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啟動以來,河南亦積極響應,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各地累計走訪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經營主體超5000萬戶,授信超過10萬億元。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余額近7萬億元。截至2024年末,全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突破1.2萬億元大關,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
責編:陳玉堯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