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由中關村(000931)互聯網金融研究院、中關村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聯盟主辦的2025大模型重塑金融格局論壇暨中關村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聯盟第二屆三次會員大會成功舉辦。
中關村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劉鋒在會上指出,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當前,我國全要素生產率僅相當于美國的40%、日本的63%以及德國的44%,迫切需要通過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來提升生產效率。
他強調,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是經濟高質量增長的核心動力,并提出了多項旨在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如常態化降準降息、加強結構性工具運用、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以及提供科技金融專項支持等。這些措施旨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優化退出機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和完善風險分散機制。
劉鋒進一步提出,構建一個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金融生態體系,重點解決銀行信貸與科技創新之間的風險錯配、期限錯配和估值錯配問題。
他建議通過立法保障知識產權證券化、放寬社保及養老金30%投資比例限制、建立科技企業特殊上市通道等系統性改革,培育“容忍失敗、激勵創新”的金融文化。同時,推動長三角、大灣區試點與國際接軌的科技金融標準,為硬科技發展提供可持續的資本支持與制度保障。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