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時長6小時,深睡時長1.2小時……"25歲的北京白領李然盯著手機屏幕上的睡眠報告,語氣里帶著無奈。這是她本周第三次凌晨1點后才睡著,并在7點左右準時醒來,受失眠問題困擾,李然最終在電商平臺網購了2盒褪黑素軟糖。
這樣的場景正在無數年輕人生活中重復。中國睡眠研究會最新發布的《2025年中國睡眠健康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近半數(48.5%)成年人存在睡眠困擾,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且困擾率隨年齡增長逐漸攀升。一半以上00后和將近一半90后的入睡時間晚于12點,成為年輕人的普遍現象,在當今節奏快、壓力大的環境下,年輕人的身心健康正被睡眠障礙這個“隱形殺手”所威脅。
配圖:年輕人重視睡眠質量 AI生成
受睡眠問題困擾,這屆晚睡的年輕人開啟艱難自救。抖音上僅“助眠”這一話題便就有超過500億次的播放量,其中獲贊最高的內容,便是一條模擬手部護理的聲控助眠視頻。除此之外,他們還會購買和嘗試各類助眠產品。特賣電商唯品會數據顯示,近段時間以來,平臺上褪黑素銷量同比上漲30%,眼罩銷量同比增長19%,其中保健品牌PIPING ROCK的褪黑素銷量增長超過2倍;舒適的床上用品同樣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專研深度睡眠的亞朵星球品牌的枕頭和被子銷量也同比增長超過100%。
助眠消費正呈現"兩極化"特征:一方面,傳統保健產品如褪黑素軟糖持續受到歡迎;另一方面,個性化智能助眠產品增速驚人,如智能睡眠儀、智能手環、控溫被等“黑科技”產品逐漸走俏。“年輕人更愿意為'可控感'付費。"唯品會相關負責人分析,"比如可調節溫度的被子、能播放ASMR聲波的燈、精確監測睡眠的智能手環,這些產品通過數據反饋和場景化設計,滿足他們對睡眠質量的量化管理需求。"
隨著AI監測、腦機接口等技術的應用,睡眠產業正邁入2.0時代。從2016年的2616.3億元到2023年的4955.8億元,睡眠健康產業的市場規模顯著增長,預計到2030年將突破萬億元大關。睡眠經濟的崛起,不僅是年輕人對健康生活的追求,更是現代社會快節奏生活下的必然產物。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睡眠產業或將迎來更多創新與變革。而對于每一個"特困生"來說,找到適合自己的睡眠解決方案,或許才是這場"睡眠保衛戰"的真正勝利。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