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楊霄 實習生 劉程】三月盛春的好天氣,激活了公眾的賞花熱情。上周末,同程旅行發布《2025清明小長假旅行消費趨勢》顯示,國內公眾對清明假期賞花游的熱情持續升級,非一線城市中高星級酒店預訂占比,較去年同期提升6個百分點。同時,游客對清明出游消費的產品越來越挑剔,希望能在一次出游計劃中將“氛圍感”“參與感”“松弛感”“儀式感”“沉浸感”等統統拉滿。
該平臺發布預測信息,北京、南京、西安、重慶、蘇州、洛陽、開封等城市,是今年清明賞花游的熱選項。
旅游的氛圍感、參與感是什么?
打個比方,穿漢服打卡博物館、古禮祭掃,就是當下年輕游客對“春日限定”的心頭好。也可以說,傳統節日風俗的儀式感激活現代文旅消費。
同程旅行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清明假期,踏青、采茶、春日游園等清明節相關的傳統文化節俗體驗搜索熱度同比激增75%。同時,不少歷史文化類景區借勢推出民俗場景,游客穿漢服簪柳枝、執素箋寫追思,以具象化儀式重構對清明的文化認同,傳統節俗的創意表達與情感價值正轉化為文旅融合新范式。
你以為旅游參與感,就是穿古裝遛景區嗎?
事實上,如今的景區開發體驗型旅游產品相當賣力。如在去年年底,山東“紅嫂”家鄉“跟著團長打縣城”和牡丹江鏡泊湖景區“流放寧古塔”探秘路線相繼爆火。年輕游客通過角色代入、場景交互與情感共振,短暫脫離日常生活中的身份,沉浸在特定故事情境中。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2025年清明假期,景區沉浸式體驗項目預訂熱度同比上漲近1倍。沉浸式演藝、實景劇本殺和酒店換裝體驗,都是游客喜愛的沉浸式旅游玩法。在今年清明假期,諸如贛州的宋潮不夜城、銀川的鎮北堡西部影城、開封的萬歲山武俠城等熱門沉浸式體驗類景區在平臺被檢索熱度同比漲幅均超過2倍。
除體驗游外,賞花依然是春季的大主題。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踏青賞花”相關主題詞的搜索熱度同比上漲46%,折射出游客對沉浸式春景體驗的旺盛需求。武漢東湖櫻園、洛陽的牡丹花會、無錫黿頭渚櫻花谷等傳統賞花地持續領跑熱度榜。此外,伊犁的杏花和林芝的桃花則吸引了大量中長線游客拼假前往。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大眾旅游需求更加多元,旅游市場迎來“反特種兵”式消費風向。以慢節奏、療愈性為特點的“躺平式旅行”取代高強度打卡,成為游客釋放壓力的新選擇,這就是消費者所追求的“松弛感”“儀式感”“沉浸感”。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今年清明假期,消費者在溫泉/SPA類酒店預訂熱度同比上漲23%。城市居民對本地民宿的預訂熱度增長近三成,成都、三亞、大理、珠海、廈門等目的地熱度居前。其中,三亞各大高端度假酒店推出“海島冥想”“落日瑜伽”等療愈項目,將“泡酒店”轉化為身心放松的完整閉環;大理洱海民宿集群推出扎染體驗、圍爐煮茶等在地化服務,構建“住下來即是旅行”的沉浸式休閑場景;珠海情侶路沿線“騎行驛站”、廈門鼓浪嶼“音樂慢閃店”等業態,則通過“無目的漫游”強化松弛感標簽,吸引年輕游客前往。
不僅如此,博物館歷史、觀星/太空主題、人工智能、自然科學和非遺文化是清明假期最熱門的研學旅行主題。這些旅行產品的受眾,也從都市年輕人和親子人群,拓展到不同線級城市的全年齡段人群。從“拍照打卡”到“動手參與”的轉變,意味著游客不再滿足于成為旁觀者,而是通過知識獲取、技能實踐等方式,在旅行中提升自我,體驗世界。
責編:陳玉堯 | 審校:張翼鵬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