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生命禮贊·公益惠民·助殘潤心”余杭區清明公益聯合行動在杭州徑山竹茶園啟動;顒佑珊贾菔杏嗪紖^殯葬行業協會主辦,余杭區徑山鎮紅十字會、余杭區六合助殘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協辦,杭州徑山竹茶園承辦。在余杭區民政局、區紅十字會、區文明辦指導下,通過創新節地生態葬、助殘服務實踐、生命教育融合,構建貫穿全生命周期的關懷體系,為特殊群體提供人文關懷。
杭州市余杭區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張瑗,區民政局四級調研員羅洪,區委宣傳部精神文明建設指導中心主任賀文清,區殯葬行業協會會長、杭州徑山竹茶園副總經理徐新興,六合助殘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副理事長鐘立建等領導出席活動。羅洪、張瑗、徐新興分別致辭。
杭州市余杭區民政局四級調研員羅洪致辭
杭州市余杭區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張瑗致辭
杭州市余杭區殯葬行業協會會長、杭州徑山竹茶園副總經理徐新興致辭
區殯協秘書長沈麗紅現場宣讀了《2025年清明節安全祭掃倡議書》,發布包括延長祭掃專線運營、設立無障礙服務崗、開通云祭掃代辦通道等十大便民服務舉措,倡導市民以文明低碳方式寄托哀思。
余杭區殯協秘書長沈麗紅宣讀《2025年清明節安全祭掃倡議書》
區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張瑗深情講述了《一個人的球隊》,以及白洪奎、呂傳奇等徑山人體器官捐獻者的動人故事,六合公益嘉賓竹刻非遺傳承人方淼鑫,現場演繹《竹樣人生》中的匠人哲思。
六合公益嘉賓竹刻非遺傳承人方淼鑫分享《竹樣人生》
傳統文化與現代理念碰撞出獨特火花:《華夏香風》儀式中青煙裊裊承載追思,祈福紅絲帶飄動生命絮語。來自區殯協成員機構、徑山鎮紅十字會及六合助殘中心50余名代表,在儀式中完成了一場跨越生死的生命對話。
竹茶園《華夏香風》表演
在此次活動中,針對特殊群體普遍面臨的喪葬負擔與心理困境,杭州徑山竹茶園特別向六合助殘中心的100位特殊人士捐贈《生前契約》,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殯儀用品及服務。區殯協會長、杭州徑山竹茶園副總經理徐新興表示,此舉不僅減輕了特殊群體的經濟壓力,更維護了生命尊嚴。
杭州徑山竹茶園向六合助殘中心捐贈《生前契約》
活動還設置了緬懷環節。在肅穆的祭奠樂聲中,與會領導嘉賓向杭州生命禮贊紀念園敬獻鮮花。該紀念園由杭州徑山竹茶園與杭州市紅十字會、余杭區紅十字會共建,是專為人體器官捐獻者打造的公益紀念園,鐫刻捐獻者名錄,成為緬懷生命、傳遞大愛的重要場所。素菊含情,大愛無疆的奉獻精神隨春風化雨浸潤人心。徐新興指出,該行動已形成“政府指導+協會統籌+企業實施+公益聯動”模式,助力每個生命圓滿落幕。
與會領導嘉賓在竹茶園杭州生命禮贊紀念園緬懷人體器官捐獻者
杭州徑山竹茶園隸屬于世界500強企業泰康保險集團旗下泰康生命關懷業務板塊,近年來,泰康生命關懷通過環境改造、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不斷推動公益墓生態葬領域的戰略布局,踐行綠色殯葬理念。
竹茶園竹林葬
杭州徑山竹茶園是以書院文化為核心,集藏書、講學、研究、祭祀于一體的綜合型生態人文紀念園。園區通過創新綠色殯葬及科技殯葬產品,實現殯葬與自然景觀、人文關懷的有機融合。青翠茶壟間,草皮覆蓋技術既節約土地又保護環境;幽靜竹林中,可降解骨灰盒與自然相融。樹林葬區依托天然溪谷與桂花樹陣,以樹葉銅雕標記墓位,讓“落葉歸根”的傳統融入95%的綠化景觀中。國內首創的公益性智能骨灰龕位樓,“長青堂”創新推出“前祭后存”模式。通過遠程祭掃、影像重現等技術,為1.75萬個家庭提供智能化溫情服務。作為余杭區徑山鎮鄉村振興示范企業,杭州徑山竹茶園通過幫助村民銷售農副產品、為返鄉大學生提供就業崗位等舉措,累計帶動周邊村民增收超1000萬元。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