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3月31日下午消息,在聯想集團2025/26財年誓師大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介紹了聯想第五個十年的全景藍圖——人工智能的十年,聯想要執行的戰略、投入的資金、打造的能力、推出的產品與方案等,都將圍繞“讓人工智能惠及每一個企業每一個人”展開。
大會現場,楊元慶激動并滿懷信心地表示,聯想將第五次創業,這也是聯想的“創業5.0”時代!在與新浪科技等媒體溝通中,楊元慶表示,“進入第五個十年,自己的心態肯定是一個創業的心態,未來的方向和戰略是比較清楚的,就是混合式人工智能的方向,但在同一競技場上,有很多的選手,誰能勝出還不確定,所以最后還是得有創業心態,全力以赴。”
據楊元慶介紹,圍繞混合式人工智能,聯想將從個人端及企業端圍繞AI進行布局。在他看來,客戶需要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必須要同時滿足有效性、效率、響應速度、安全/隱私保護和可持續性等個性化需求,因此,僅有公共智能是無法滿足個人或企業需求的。只有基于個人數據和知識,能夠熟悉用戶使用習慣、感知用戶環境和狀態、理解用戶意圖和保護用戶隱私的個人智能,與企業的私有數據和知識庫等各種數字化系統無縫融合,進行智能化運營和決策的混合式智能,才是人工智能普及普惠的必由之路。
楊元慶指出,個人智能的第一步就是AI PC。
2024年,聯想開創性地定義了AI PC五大特性,它是將個人計算升級為個性化人工智能的里程碑式產品,在這場群雄逐鹿的競賽中,聯想已經脫穎而出。楊元慶預測,“三年后,AI PC 將占全球PC銷量的80%以上,這對聯想來說是巨大的增長機遇。”
但這僅僅是第一步。如今,個人智能體最好的計算平臺是AI PC、家庭服務器,但個人數據又更多產生或保存于手機、眼鏡、指環等貼身終端,如何讓散落在不同設備間的數據自由,但安全地傳輸并被整合形成個人數據庫、知識庫,用具備相對更強計算力的用戶可信計算設備去產生用戶想要的智能結果,同時又能連接公有云上的公共智能呢?
楊元慶給出答案——個人超級智能體。據悉,聯想個人超級智能體將為用戶提供跨設備、跨生態,理解用戶意圖,保護用戶隱私的個性化自然交互體驗。它可以統一訪問、提取、篩選、共享和集中管理用戶所有設備上的個人信息和知識,并運用不同的模型在不同的應用領域實現智能。
在企業智能領域,聯想同樣提出明確的路線圖。
據悉,聯想打造企業智能的第一步是基于“端-邊-云-網”構建部署混合式基礎設施,其中云包括了公有云與私有云。混合式基礎設施支持數據的采集、存儲與處理,數據被傳輸至混合云,用于企業人工智能模型的訓練,待模型訓練成熟后,就能在邊緣側或端側進行部署,從而實現推理運算。
有了混合基礎設施的支撐,就可以基于企業數據和知識庫,通過模型工廠和智能體平臺,使用不同的模型和工具來開發通用及垂直行業解決方案,構建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應用庫或“圖書館”,從而釋放聯想混合式人工智能優勢集的潛力,最終實現企業智能雙胞胎的愿景。
當前,聯想要做的就是在混合式人工智能優勢集的框架下,增強所需要的各種能力,利用BLP工具,充分發揮聯想內部既有技術、產品和開發能力的優勢,快速建設需要掌握和補齊的短板,并且更加深入和廣泛地與具有互補優勢的第三方合作。
楊元慶在大會上表示,聯想正攜手英偉達、微軟、SAP、阿里、字節以及其他行業生態伙伴,打造更加全面、更加完善、更具優勢的優勢集。(文猛)
責任編輯:何俊熹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