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7日訊(記者周宇寧)以“新業態新市場新動能——綠色經濟創新與重塑”為主題的2025中國綠色經濟年會近日在北京舉辦。年會作為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常態化論壇會議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新能源、生態環境、綠色低碳工業、AI數字技術、綠色新興服務業等領域的專家和企業代表近300人出席。國際綠色經濟協會綠色貿易專業委員會發起儀式、零碳園區方案綜合體伙伴計劃聯合行動儀式、沙漠、戈壁、荒漠(以下簡稱沙戈荒)生態治理與綠色能源產業聯盟共建發起儀式在年會上舉行。
年會設置了“零碳園區”解決方案、“綠色工廠”到“零碳工廠”的變革與創新、固廢綜合治理行動升級、沙戈荒生態治理與綠色能源產業鏈、AI數字技術賦能綠色低碳產業、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與碳標識六大議題,作為2025年綠色經濟新業態新市場的代表領域。
聯合國原副秘書長沙祖康在為大會致開幕辭時指出,綠色經濟邁入新的發展階段,以AI數字技術、零碳負碳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催生新業態、新市場,重塑綠色經濟的發展格局。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與加速推進綠色低碳新興產業的規模化發展,是綠色經濟的兩大重要任務。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為新質生產力要素,推進綠色經濟創新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將成為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關鍵抓手。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推出“綠色經濟”發展目標,到2035年,要全面建成國際綠色經濟標桿城市,今年是這一行動的開局之年,將對京津冀地區乃至全國各地以“綠色經濟”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新動能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和輻射影響作用。
北京市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處調研員費景耀作了“北京市加快建設國際綠色經濟標桿城市”的專題報告。報告提出,北京將通過10年的努力,聚焦綠色技術創新、綠色產業培育、綠色宜居城市建設、綠色文化涵育、綠色合作共建共享五個方面,到2035年,建成國際綠色經濟標桿城市。費景耀還介紹了這一目標的2025年工作要點。
國際綠色經濟協會執行會長鄧繼海作協會發展報告,從四個方面報告了協會2025年工作重點計劃。提出“綠色經濟新業態新市場五大專項行動”,即:零碳園區方案綜合體行動、沙戈荒生態治理與綠色能源產業行動、AI數字技術融合綠色低碳產業行動、國際“綠色貿易”行動和ESG行動。同時提出以全力服務北京市建設國際綠色經濟標桿城市為軸心,聯動推進京津冀蒙、上海、江蘇及長江經濟帶、川渝經濟帶等區域綠色低碳服務與合作,持續深化國際交流合作。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