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閆文瑞】不久前,河南省領導帶隊赴山東省考察交流,攜手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進一步深化豫魯合作。
豫魯合作具備怎樣的產業基礎?未來又有哪些新發展機遇?4月14日,大河財立方記者專訪了鄭州大學黃河生態保護與區域協調發展研究院首席教授劉建華,深入探討河南在豫魯協同發展中的戰略站位與產業潛力。
黃河流域中的河南定位:從“豆腐腰”到戰略支點
“黃河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稱,河南就是黃河流域的‘豆腐腰’,更是撬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支點。”劉建華表示,作為黃河中下游交匯的省份,河南憑借711公里的黃河岸線與東西南北貫通的樞紐地位,肩負著生態屏障建設、高質量發展示范以及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的三重使命。
自2019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以來,河南依托生態修復和產業升級的協同推進,實現了生態經濟雙突破,并加速了豫魯合作。在這一戰略框架下,豫魯兩省于2021年簽署《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首創“水質對賭”機制:若黃河入魯水質達標,山東補償河南;若不達標,河南補償山東。該機制運行成效顯著,黃河干流水質連續四年保持Ⅱ類標準,兩省交界斷面水質達標率提升至100%。沿黃城市PM2.5濃度較2019年下降23%,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生態治理的“硬投入”正轉化為發展的新動能。
高質量發展方面,近年來河南始終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將創新置于發展的邏輯起點和現代化河南建設的核心位置。省實驗室建設快速推進,形成了中原科技城、中原醫學科學城和中原農谷“三足鼎立”的科技創新格局。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1.2萬家,技術合同成交額年均增長62.3%。
早在2021年,山東便發布了與沿黃省區協調聯動的計劃,推動共建黃河流域科創大走廊。該計劃強調,加強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與鄭洛新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對接,推動科技成果交易轉化、農業科技創新和科技教育聯動發展,構建資源優勢互補、產業配套銜接的科技創新鏈,打造黃河中下游協同創新共同體。同時,支持省內高校深化與鄭州大學等高校合作,建立服務全流域的創新平臺和人才共享機制。
豫魯協同的產業機遇與實踐:1+1>2的密碼
2024年,河南省地區生產總值(GDP)63589.99億元,位列全國第6;山東省實現GDP98565.8億元,位列全國第3。兩省合作將如何實現“1+1>2”的協同效應?
“豫魯合作的核心,在于產業鏈的深度耦合。”劉建華表示,2023年8月31日,兩省政府簽訂《關于加強交通互聯互通、服務支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合作協議》,合力推進鐵路、高速公路、港口等交通互聯互通。隨著濟鄭高鐵、日蘭高鐵全線貫通,兩省基本形成了“2小時經濟圈”,魯豫“1.5小時生活圈”也正式落地。“濮陽的石化產業可對接山東的精細化工鏈條,商丘的物流樞紐能輻射山東的港口經濟帶。”劉建華認為,高鐵不僅加速資源流動,更有望催生兩地科技產業協作的新模式。
產業協同案例持續涌現:山東重工旗下中國重汽采用了許昌遠東傳動軸等65家河南企業的產品;山東浪潮集團與河南中鐵裝備聯合打造隧道掘進裝備行業“大腦”;海爾集團在鄭州建設占地千畝的創新產業園,推動數字化工廠與河南制造業深度融合。在毗鄰地區,莘縣、范縣與濮陽縣依托化工園區,按“一區多園”模式共建省際高端化工產業合作區,實現原料互供、資源共享。濮陽石化產業對接山東精細化工鏈條,商丘物流樞紐輻射山東港口經濟帶,產業鏈互補優勢日益凸顯。
鐵海聯運方面,鄭州至青島鐵海聯運班列已實現每天兩班常態化穩定運行;2024年,河南至山東鐵海聯運班列累計發運超7萬標箱。作為黃河流域唯一的出海口省份,山東已與河南形成“山河協奏”的發展格局。未來可通過共建綜合物流園區和多式聯運樞紐,推動鐵路、公路、航空、港口的高效聯通,提升區域貨物流轉能力,形成跨區域產業協同機制,進一步推動豫魯兩地先進制造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對接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
發展新階段,產業新機遇
兩省協作發展,還有哪些新機遇?
劉建華建議,下一步,推動鄭州—濟南“雙城經濟圈”持續發力,力爭打造黃河流域新增長極;沿黃科創大走廊也需積極作為,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賦能高質量發展;此外,加快建設“水清、岸綠、景美”的黃河生態廊道,助推更多“黃河農產品”品牌走向世界。
文化層面,“老家河南”與“好客山東”也應持續深化融合。劉建華表示,2024年兩省文旅廳簽訂合作協議,推動豫劇與呂劇聯合巡演,探索殷墟甲骨文與泰山石刻的“數字對話”。未來,在文化共建領域將釋放更多發展機遇。“當山東的海港優勢遇上河南的腹地縱深,黃河不再是分界線,而將成為協同發展的黃金紐帶。”
記者手記
從“對賭協議”到“萬億走廊”,從“單打冠軍”到“團體金牌”,豫魯協同證明:打破行政壁壘的“破壁者”,終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受益者”。濟鄭高鐵的鳴笛聲中,搭載的不僅是貨物,更是一個區域共同體的未來愿景。正如一碗胡辣湯與煎餅卷大蔥的相遇,魯豫正以“一家親”的姿態,書寫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的生動答卷。
責編:劉安琪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審:古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