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領先的智能設備外觀結構行業龍頭伯恩光學與香港城市大學在香港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標志著雙方邁入產學研合作新階段。雙方將深度融合材料科學、人工智能及先進制造等領域優勢資源,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的全鏈條創新體系。
破解科研成果產業化難題
簽約儀式上,伯恩光學創始人楊建文博士與香港城大校長梅彥昌教授出席儀式并致辭。香港城大科研團隊分享了超透鏡光學技術、系統建模等與伯恩光學有廣闊產研合作前景的科研技術。
香港城市大學是亞洲頂級研究型大學,擁有200多位全球頂尖科學家,連續九年獲得美國專利數量冠絕香港高校,更以HK Tech 300計劃推動技術轉化,擁有強大的硬核科研實力。伯恩光學作為全球消費電子產業鏈核心供應商,雙方此次合作將重點聚焦三大方向:先進制造、新型材料研發及工業AI應用,并就成立聯合開發智能光學設計平臺、共建聯合實驗室等達成了具體意向,為雙方后續技術轉化、人才培養等具體項目合作奠定框架。
據悉,2015年,伯恩光學向香港城大捐贈2億港幣,支持香港城大當時的動物醫學院和學生海外交流,以及大學策略性發展。此次合作升級,將推動香港城大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實現產學研共振。
梅彥昌致辭時表示:“城大很高興與伯恩光學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在學術研究和產業實踐中創造更多價值,推動香港乃至全球的科技與經濟發展。”
“這是一次香港智慧與灣區制造的深度融合。”楊建文在簽約儀式上表示,雙方將共同破解科研成果產業化“最后一公里”難題。
深化香港產學研布局
香港擁有國際化視野、頂尖科研人才和自由開放的創新土壤。作為一家從香港走向全球的科技企業,伯恩光學始終堅信,科技創新需要學術智慧的引領,產業升級需要高校科研的賦能。
值得關注的是,伯恩光學近年持續深化香港產學研布局,已與香港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建立緊密合作。其中與香港理工大學成立聯合實驗室,開展了微晶玻璃3D熱彎成型、陶瓷3D打印、新型光學玻璃等多項前沿研究。
同時,伯恩光學還在香港成立伯恩科創,搭建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平臺,加速科研成果產業化,為香港高校科研成果商業化提供更多渠道。
此次伯恩光學與香港城大的合作,再次將香港頂尖高校的科研創新能力,與灣區制造業龍頭企業的智造能力深度耦合,構建起貫通“從0到1”基礎研究到“從1到N”產業應用的創新生態,助推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全球產業升級的燈塔。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