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唐朝金】成立30年的河南省平原礦山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礦機械),正通過出海掘金,打造新的增長曲線。
“過去,平礦機械的海內外市場占比,國內可以占到七成,而從2022年開始,我們加大了走出去的步伐,現在海外市場,可以占到我們銷售的七成左右。”平礦機械總經理趙曉光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
創業
2008年6月,大學畢業的趙曉光進入平礦機械,成為公司的一員。
在此之前,他的父輩,于1995年自主創業,成為新鄉振動機械行業的一分子。
據趙曉光介紹,同新鄉縣眾多振動機械從業者的入行模式接近,其父輩也是國營新鄉縣拖拉機修造廠的一員。從事銷售的他,在經歷市場的摸爬滾打之后,1995年,創立新鄉市平原礦山設備廠,主營振動篩分給料設備。
依靠靈活的機制和過硬的產品質量,新鄉市平原礦山設備廠很快站穩腳跟,成為新鄉縣振動產業的重要力量。為了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同時也為了獲得穩定的市場份額,1998年,公司開始與武漢、包頭、太原等設計院達成合作,并長期供應配套設備。依靠“借船出海”,新鄉市平原礦山設備廠很快發展壯大,并于2004年更名為“河南省平原礦山機械有限公司”。
“作為老一代創業者,我的父母可以說把一生都奉獻給了振動事業。他們用自己的睿智、遠見、辛勤和汗水,共同帶領公司穩扎穩打走到今天。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平礦機械的今天。”趙曉光表示。
回溯平礦機械過去三十年,可以說既是一部小微企業成長史,也是一部實體企業依靠科技創新的進階史。
從最初的振動給料設備到特種運輸機械、提升設備、振動篩分機械和煤化工設備,平礦機械依靠科技創新不斷升級。2007年,平礦機械自主創新研發的大顆粒尿素后處理裝備,被科技部立項為科技創新項目,產品銷售國內覆蓋率達70%。
出海
如果說市場開拓和技術創新,讓平礦機械在擁擠的振動機械賽道站穩了腳跟的話,那么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則讓平礦機械真正實現了產品和服務的再次升級。
據平礦機械外貿部部長王順志介紹,公司最早開始關注海外,可以追溯到2009年。當年,為打開海外市場,平礦機械成立“外貿出口事業部”。
然而,出海這條路,平礦機械一開始走得并不順利。
“公司最開始涉足外貿就立足網絡,我們曾自己建立網站,最多時外貿部門幾十號人,不過效果卻難以讓人滿意,外貿部門成立前五年,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王順志介紹。
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正是在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之后,平礦機械外貿部的年輕人們,才逐漸摸到了同世界做生意的門道:他們依托阿里國際站、谷歌等,不斷提升產品曝光率,同時用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同世界鏈接。
經歷十幾年兢兢業業的努力之后,機會終于在2022年到來。
“當時一家中亞的企業主動找我們,在經過前期小批量的貿易往來之后,最終我們收獲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貿訂單,也助力公司的銷售額成功突破億元。”趙曉光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
談及出海的經驗,無論是趙曉光還是王順志都認為,產品和服務是企業出海的首要條件。“同外國人做生意,他們對價格反而不太敏感,他們更加相信只有保證合理的利潤空間,企業才可以生產出更加優質的產品。因此和老外做生意,產品和服務必須放在第一位。”趙曉光表示。
為了追求更加優質的產品質量和更加完善的服務,平礦機械對自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產品端,為了讓產品質量和穩定性進一步提升,近年來,在趙曉光及高管團隊的帶領下,平礦機械斥資千萬元,首先對設備進行了更新。
“之前的設備已經運行多年,同最新的技術和設備相比,已經有了相當大的差距。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于2020年初上馬了新的激光設備及機器人焊接設備,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準確率和一致性,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一下子讓公司進入了高效智能化時代。”趙曉光說。
除了在產品端的提升,為了適應出海的需求,平礦機械在管理端也通過引入新的管理體系等辦法,不斷提升管理效率,提升管理能效。
在服務方面,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像王順志這樣的外貿部門員工,已經多次奔赴中亞,同客戶面對面地溝通細節,幫助其更加快速高效地解決問題。
“過去的三十年,平礦機械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接下來,我們在緊抓產品質量的同時,進一步加大走出去的步伐,爭取早日實現平礦機械從大到強,讓更多新鄉的振動產品讓世界看到。”趙曉光說。
責編:李文玉 | 審校:張翼鵬 | 審核:李震 | 監審:古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