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12日,由國際藥物信息學會(DIA)主辦的數字臨床試驗創新論壇(dTrial Forum 2025)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匯聚數百位全球醫藥研發、臨床研究及數智化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以AI大模型為代表的數智化技術在臨床試驗領域的創新應用。
太美醫療科技藥物警戒業務負責人白永亮受邀參加“AI in PV”專題論壇并參與圓桌討論,與行業同仁深入交流了AI技術在藥物警戒領域的實踐與展望。
AI驅動效率提升,合規與安全需并重
圓桌討論環節,AI技術尤其是大模型在藥物警戒領域的應用成為焦點。
白永亮指出,AI技術正在為藥物警戒行業帶來革命性改變。如個例安全報告(ICSR)的處理。傳統工作模式中,病例錄入、數據清洗、編碼與評估等需耗費大量人力與時間,而數智化藥物警戒解決方案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自動提取關鍵信息,減少重復勞動,顯著提高報告處理速度與可靠性。
而在未來,AI技術也將持續優化藥物警戒工作流程,基于數據的智能決策支持也將反哺臨床與醫藥創新,成為醫療機構和創新藥企風險管理的重要支持力量。
但與此同時,AI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必須高度重視信息安全和監管合規,保護患者隱私。
從合規到風險管理 AI助力PV行業價值再進階
白永亮表示:近年來,伴隨《藥物警戒質量管理規范(GVP)》等法規的落地,中國藥物警戒行業取得快速發展,多數藥企已實現基本合規運營,而AI技術的廣泛應用則有助于藥物警戒行業實現自身價值的進一步進階。
他強調,PV工作不僅僅是合規,更為重要的是風險管理,后者才是藥物警戒工作的核心和更為高級的形態。AI技術在探索藥品新的適應癥或適用人群、預測和驗證罕見不良反應等方面可以演繹出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讓好藥發揮更大的價值。
未來展望:多方協作,回歸PV初心
“未來3-5年內,AI技術很可能會驅動醫生、患者、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之間產生更加緊密的協作”,總結環節,白永亮說,“患者將更為廣泛的參與藥物警戒工作,無論當下熱門的AI技術或者未來新的技術形態,藥物警戒數字化轉型的核心一定是滿足患者健康需求,保障用藥安全,讓健康觸手可及。”
關于太美醫療科技eSafety藥物警戒解決方案
太美醫療科技eSafety解決方案覆蓋藥物警戒工作全流程,滿足多國/地區監管要求,助力企業建立全球一體化的藥物警戒數據庫,AI技術的加持,更加高質高效的開展工作,有效控制風險,最終保障患者用藥安全。eSafety對接CDE和NMPA藥物不良反應直報系統,支持通過E2B方式遞交直報不良反應,并通過FDA AERS及歐盟EudraVigilance藥物警戒數據庫遞交,為制藥企業的國際化之路保駕護航。
該解決方案擁有超過40+的外企合作經驗,500+的內資企業合作經驗,國內市場占有率處于領先地位,擁有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以及強大的法規快速應變能力;數據安全層面,順利通過所有客戶的安全稽查,包含數十家跨國企業的全球稽查,執行ISO27001/20000體系標準;系統層面執行國家等保三級標準(非金融行業最高標準),是創新藥企可靠的合作伙伴。
目前,太美醫療科技藥物警戒服務能力已覆蓋多個國家或地區,包含中國、美國、歐盟、英國、日韓、東南亞、澳洲等,累計服務160+全球多中心項目,擁有豐富的售后支持經驗,響應迅捷,可幫助客戶應對多種突發狀況,助力中國醫藥企業順利出海。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