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年蟬聯國貨美妝行業營收榜首,主導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9項,累計獲得229項國家專利(截至2024年底)……珀萊雅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來,歷經自主研發、A股上市、多品牌矩陣構建等階段,成長為中國美妝行業首家營收破百億的企業。
如今,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珀萊雅正朝著“未來十年躋身全球化妝品行業前十”的目標邁進,不斷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民企力量。從珀萊雅的發展歷程,我們得以窺見民族品牌參與全球美妝產業競爭的突圍之路。
下好“硬功夫”:三大研發中心構建國際化研發格局
穿過杭州西郊龍塢茶鎮的蔥郁茶田,珀萊雅杭州龍塢研發中心的新中式建筑躍入眼簾。走進實驗區,科研人員正專注操作著精密儀器,對產品安全性進行檢測。
“產品生產出來僅僅是起點,在順利的情況下,產品從生產完成到消費者手中,需要經歷成分分析、重金屬含量檢測、微生物檢測等十幾道嚴苛的質檢程序。”珀萊雅研發人員指著閃爍的儀器屏幕介紹道,眼前這臺價值百萬的儀器精度可達到十的負九次方,其精準度相當于在堆滿10億個球的體育場里,準確找到其中一個。
珀萊雅杭州龍塢研發中心研發人員正對產品進行檢測
在這個擁有國家CNAS認可的實驗室、浙江省重點企業研究院的研發中心內,眾多來自全球的高精尖檢測儀器,正為研發出品質更穩定、更高效、更安全的美妝產品而不停運轉。
“科技力是品牌實現差異化競爭的核心要素。”珀萊雅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侯軍呈從創業之初,便看到自主創新的力量。
20世紀90年代,眾多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國內美妝市場經歷了一次大洗牌,曾家喻戶曉的小護士、大寶等中國品牌相繼被外資收購。
彼時在浙江義烏做化妝品代理生意的侯軍呈深受震動,他意識到,要想國貨化妝品產業能長久發展,就必須創立自己的品牌,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
作為科技創新的主要陣地,研發中心成為珀萊雅擁有核心驅動力的重要支撐。自2008年的“科學護膚實驗室”成立以來,珀萊雅持續完善從原料端到成品端所有關鍵環節的布局。
杭州龍塢研發中心專注皮膚機理研究、新原料設計、護膚和彩妝開發及產品驗證,上海研發中心聚焦頭皮皮膚肌理、生態及頭發洗護保養等領域,歐洲科創中心則聚焦國際前沿技術創新以及研發資源整合……如今,一個全球化研發體系逐漸形成。
用好“軟實力”:打造多元創新研發團隊
“‘美白’是國內護膚品市場長盛不衰的話題,也是亞洲消費者較為普遍的需求。”珀萊雅研發人員介紹,由于國外的美白研發起步早,外資品牌幾乎壟斷了國內美白產品市場。此外,長期以來,傳統美白成分主要依賴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阻斷黑色素轉移或加速角質剝脫等路徑,但這些方法普遍面臨反黑率高、刺激性強、效果不持久等局限。
如何研制出效果好,溫和又不刺激的國產美白產品?
翻遍理論尋找靈感、幾萬次基因庫分析、幾十輪層層驗證……在一批又一批科研人員14年的接續研發中,珀萊雅創新推出“光學335”成分,此為化妝品行業的首個“雙降解美白”專利組合。珀萊雅原料開發總監Andy介紹,“‘光學335’降解酪氨酸酶含量能夠高達92.3%,色斑痘印降解率能高達92%。”
2024年,在被譽為化妝品界“奧林匹克”的第34屆IFSCC國際化妝品科學大會上,珀萊雅作為唯一一家受邀在該論壇上就美白研究成果發表演講的國貨美妝企業,與國際護膚巨頭、全球領先原料商同臺交流。在抗老修護領域,全球獨家創新成分XVII型重組膠原蛋白、中國美妝首款專利環肽新原料環肽-161等珀萊雅成分、原料,也被應用于產品中,不斷助力中國美妝行業的原料成分創新和應用。
珀萊雅研發人員受邀在IFSCC會議上分享美白研究成果
“在行業中取得領先地位,與珀萊雅長期堅持的技術沉淀以及科研團隊建設分不開。”珀萊雅首席研發創新官孫培文說。這位曾在國際日化巨頭擔任研發總監的專家,盡管加入珀萊雅僅3個月,卻深刻感受到,完整的科研體系是珀萊雅一大優勢,這種體系化優勢正在形成強大的人才集聚效應。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消費者在購買化妝品時,最關注的因素是產品成分(58.8%)和產品功效(41.4%)。“這也意味著,市場變動會對科研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孫培文表示,如今的研發人員要變成多學科跨界專家,還需對技術趨勢、消費者需求有深入洞察,做好前瞻布局。
對此,珀萊雅毫不慌張——已通過博士后工作站建設、國家級人才引進計劃等方式,構建起一支由國際化美妝科研人士領銜的全球研發團隊。
據2024年年報,珀萊雅擁有389位研發人員,同比增加20.81%,其中碩博學歷占比44.99%,研發人員數量占公司總人數的比例達11.46%。
開辟“新天地”:錨定全球化妝品行業前十
前不久,侯軍呈剛剛結束了一場橫跨歐洲的科技尋訪之旅,這位珀萊雅掌舵人不僅帶回更多國際合作資源,更站在全球美妝產業的浪潮之上,再次堅定珀萊雅的未來航向。
當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化妝品市場。在侯軍呈看來,中國美妝品牌想要“出海遠航”,國際化是關鍵突破口之一。但如今,已超3000億美元的全球美妝護膚市場規模,引得國際巨頭爭相布局,如何與已有百年發展史的國外品牌同臺競技?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美妝要先修煉好內功,自身的科技力、產品力、品牌力夠強大,才有足夠的底氣走向世界。”侯軍呈依舊將科技放在首位。
第九屆中國國際護膚技術論壇上,珀萊雅研發人員與業內原料商共同探討美白原料的科技創新與未來趨勢
如今,對“未來十年躋身全球化妝品行業前十”的戰略愿景,珀萊雅已有更清晰的實現路徑——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精準洞察和需求滿足,360度全方位陪伴國內外消費者。
但與其他企業國際化戰略不同的是,在產品出海之前,珀萊雅以研發資源的國際化先行,以此增強自身的科技力,再賦能產品走向世界,服務全球消費者。現階段,整合全球資源,打造全球化的研發體系成為珀萊雅“闖世界”棋局中的重要一子。
2024年,珀萊雅歐洲科創中心在法國巴黎成立。“珀萊雅歐洲科創中心像我們的‘國際實驗室’,通過它我們得以引進先進的研發技術和頂尖原料,吸引國際研發人才與前沿成果,由此整合國際研發資源。此外,還能使其與杭州龍塢研發中心、上海研發中心協同創新……國際化道路上,這些都能為未來產品出海鋪設堅實的科研基礎。”侯軍呈表示,2025年,歐洲科創中心已受邀參加多場國際性的行業展會及學術峰會,向世界展示創新成果與技術實力,提升國貨美妝的影響力。
同時,產學研融合也是珀萊雅整合外部科研資源、加速創新轉化的重要路徑。珀萊雅首席科學官黃虎表示:“我們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聯合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及供應鏈伙伴,將前沿學術成果高效轉化為產品解決方案,持續提升市場競爭力。”
從國外企業的閉門謝客,到主動敞開合作大門;從亦步亦趨的模仿跟隨到引領行業自主創新;從本土研發到鏈接全球資源,珀萊雅以科研創新、人才儲備和全球化視野不斷進階,為國貨品牌的崛起開辟新路徑,在風起云涌的全球美妝行業中爭取更多中國話語權。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