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由華潤啤酒與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主辦,江蘇農墾麥芽有限公司協辦的“一麥相承,共釀美好”田間考察及社會責任主題活動,在位于江蘇射陽的“國麥振興”標準化啤麥種植基地上圓滿舉辦,通過鹽堿地啤酒大麥種植考察、標準化新品種鑒定考察、麥田對話等豐富形式,進一步凝聚產業鏈協同發展共識,見證華潤啤酒大力推進的“國麥振興”項目再迎階段性“豐收”,邁入發展新里程。
活動期間,來自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江蘇農墾、呼倫貝爾農墾、春蕾麥芽、蘇墾麥芽、祥永麥芽等單位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以及華潤啤酒相關代表一起走進麥田,共話國麥振興新未來。
協同構建優質產業鏈體系,國產啤麥種植全面“提質增速”
小小的一粒麥子,卻是支撐起整個啤酒行業良性循環、品質根基的關鍵。長期以來,我國啤酒釀造所需的大麥嚴重依賴進口,國產大麥種植面積持續縮減,“麥子不自主”、產業鏈安全之“痛”成為行業共識。
聚焦大麥產業現狀,華潤啤酒積極成為國麥振興的引領者與推動者,攜手行業協會,組織產業鏈上下游各端合作伙伴,推動形成中國特色的啤酒大麥產業鏈體系,助力中國啤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其中,自華潤啤酒在蘇北區開展大麥試點種植和制麥,關于標準化種植的一系列舉措與規劃,得到了專家及各方的大力支持和認可。
江蘇省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姜建友表示,江蘇農墾與華潤啤酒在國產啤麥產業融合發展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與實踐,聯合啟動了大麥供應鏈安全工程,共同推進國產啤麥品質提升及標準化種植項目,探索國產啤酒麥芽的高端化制備和應用技術,協同構建技術研發、規模化種植、精深加工全產業鏈生產體系,共同為推動國產啤麥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圖:江蘇省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姜建友
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郭剛剛表示,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未來將繼續為育種和生產做好科技支撐、科技護航,通過科技賦能,創新好的品種,集成好的技術,多方協作,共同發力,為國麥振興貢獻力量。
圖: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郭剛剛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副秘書長伊懷海則認為,華潤啤酒立足本土,通過優化國內麥芽的標準,提升麥芽品質,不僅填補了國內高端市場的空白,更增加了我國啤酒產業自主的控制能力,維護了產業的安全,也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筑牢了根基。
圖: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副秘書長伊懷海
基于國產啤麥種植的痛點,華潤啤酒技術研究院院長鐘俊輝詳細闡述了華潤啤酒如何從源頭出發,打造育種、種植、制麥、釀酒到消費者端五大領域的完整閉環,助力推進國麥振興取得新成果。此外,他表示,“國麥振興是一個長期項目,華潤啤酒未來幾年會持續跟進,齊心協力加強產業鏈協同,促進啤酒行業產業鏈韌性和質量的提升”。
圖:華潤啤酒技術研究院院長鐘俊輝
作為一個系統化工程和長期項目,華潤啤酒“國麥振興”自2023年實施至今,種植面積和麥芽品質不斷取得新突破。在拓展種植面積上,從最開始的3000畝,到2024年的16000余畝,截止目前,華潤啤酒已完成內蒙、西北、和江蘇三大產區共計24,000畝國產大麥標準化種植工作。在麥芽品質上,與2023年比,通過標準化種植,國產啤麥的浸出率、濁度、夾雜物、脆度等多項指標實現優化,國麥品質持續提升,與進口麥芽的差距進一步縮小。蘇北、內蒙產區大麥的浸出率接近國際水平,蘇北產區大麥β-葡聚糖含量顯著降低,已優于國際水平。
國麥振興一次次取得重要突破與可持續推進背后,華潤啤酒相對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和產業鏈協同發揮了重要作用。華潤啤酒提出“訂單農業”+“技術研發”兩大措施并舉。其中,在訂單農業方面,分級推行痛點改善,推動育種、標準化種植、品質提升,使農墾種植戶獲得更好的收益,進而做出更好的啤酒。在技術研發方面,為了確保項目的可持續化,華潤啤酒專門成立國麥品質提升及標準化種植的質量保障體系,攜手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團隊,聯合研究育種、標準化種植、品質保證等相關事宜,并助推制麥工藝標準化。
破除產業鏈梗阻,貫通上下游節點,華潤啤酒一步步盤活整個啤酒大麥種植產業鏈,加速推動國麥振興的步伐。
實現“麥田到酒瓶的最后一公里”,國麥振興再達新高度
從一粒麥到一瓶酒,打通國麥產業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12月16日,華潤啤酒國麥產品“墾十四”重磅發布,實現了100%應用國產麥芽釀造,標志著國麥振興這條有特色的產業鏈合作模式取得了重大突破。
活動期間,以“麥田到酒瓶的最后一公里”為議題,各位嘉賓開展跨界田間對話,立足大麥種植、市場消費、科技創新、文旅融合等不同層面,從創新育種方式、種植端控制蛋白質總量、加強利益連接機制、提高農民種植大麥積極性、將啤麥與旅游周邊融合發展等角度提出建議。
華潤啤酒副總裁李小冬介紹,“墾十四的發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未來,我們也會持續推進新產品的誕生,用優質的中國大麥品種,做出有特色的中國原料釀造啤酒。我們要讓更多人感受到中國本土原料的品質,中國本土大麥的麥香,讓更多人領略到中國釀造的獨特魅力。”他還表示,“墾十四”打破了行業瓶頸,扭轉了人們對國產原料不如進口的偏見,是過去三年來,國麥振興項目取得輝煌成績的重要一環。
圖:華潤啤酒副總裁李小冬
推動國麥振興不是短期之功,而是長期之計;不是孤軍奮戰,而是眾人劃槳。今后,華潤啤酒將持續探索,推動“國麥振興”,乃至整個國內啤酒產業的高質量前行,展現行業領軍者的企業實力與社會責任擔當。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