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閆文瑞 文圖】5月16日,“科創鄭州 共創未來”民營企業進院所活動舉行。70余家民營企業的負責人、技術總監與科研專家齊聚哈工大鄭州研究院,通過實地參觀、成果發布、現場對接等環節,搭建起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的橋梁,讓實驗室里的“高冷成果”與市場主體的“熱辣需求”擦出火花。“我們不是來參觀的,是帶著技術需求來的!”某企業技術總監的話,道破了這場“技術相親會”的硬核底色。
活動伊始,參會企業代表參觀了哈工大鄭州研究院科技成果展廳及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專家還現場講解了特種機器人、先進材料智能熱加工等領域的技術成果與應用場景。“智能機器人可實現20米*50米,1000平方米大場景下的精準三維建圖,相關技術已部署至企業開展應用測試。”特種機器人團隊負責人王珂在會上介紹道。
在院企對接座談會上,鄭州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是“頂天立地的科研力量”與“鋪天蓋地的市場主體”的雙向奔赴,是為了更好地推動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并表示未來將建立企業需求清單化閉環解決機制,通過常態化對接,讓哈工大鄭州研究院成為民營企業的“技術加油站”。
鄭州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鄭州市已引進8家一流大學、8家科研機構建設鄭州研究院,累計聚集科研人員1300多人,培養研究生1800多人,獲批國家級、省級平臺39個,先后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01項,省級的科研項目177項,技術活動成交額達到4.6億元,并提出以“平臺搭建、共建聯創、生態培育”為抓手,推動“企業出題、院所答題、政府助題”的創新模式。
此外,企業家們對哈工大鄭州研究院的科研實力表現出濃厚興趣。漢威科技等企業代表分享了與研究院在傳感器技術、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合作經驗,期待進一步在柔性機器人、大數據分析等領域開展深度對接。新昌銅業代表則現場提出技術合作意向,希望借助研究院的研發資源突破產品瓶頸。
北京虹石投資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陳長濤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關注到哈工大鄭州研究院在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領域的技術積累與產業轉化潛力。作為投資方,我們期待通過‘技術+資本’雙輪驅動,助力科研成果‘落地生金’。比如,研究院在智能熱加工領域的技術突破,若能與鄭州本地制造業結合,有望催生新的產業增長點。”他進一步表示,投資機構愿與研究院共建“技術轉化基金”,定向支持市場化前景明確的項目。
引力琥珀人工智能創始人高遜則拋出具體合作訴求:“我們正在開發一個AI短劇撰寫平臺,目前已完成基礎模型微調和任意段落可控創作,為人工編劇節約40%創作時間,但在跨劇集的上下文劇集創作中,面臨中長篇劇本結構銜接時內容與結構連貫性難以保持的瓶頸。哈工大在自然語言處理、多模態交互領域的研究成果,恰好能填補我們的技術缺口。”他透露,團隊想要與哈工大鄭州研究院共建“AI內容創新實驗室”,探索短劇生成與智能交互的融合應用。“未來用戶只需輸入關鍵詞,平臺即可自動生成劇本、分鏡,甚至虛擬演員表演的短劇,這將徹底改變內容創作的成本結構。”
責編:王時丹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審:古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