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3 日,利多星新征程研究所首席投資顧問林毅帶隊,于杭州野風現代中心與福萊新材高層開展投資者交流會,深入探討了公司在觸覺傳感器及具身智能領域的技術布局、產品進展與未來規劃。作為國內觸覺傳感領域的領先企業,福萊新材通過技術創新與產業化落地,正逐步打開具身智能時代的新藍海。
一、觸覺傳感:具身智能的 “神經末梢”
觸覺作為人類五感之一,不僅承擔著信息收集(如盲文感知)與情感表達(如觸摸力道傳遞意圖)的雙重功能,更是具身智能感知物理世界的核心路徑。當前,具身智能發展迅猛,但機器人觸覺能力普遍薄弱,觸覺傳感器成為其關鍵短板。政策層面,國家政策對智能感知技術的重視、特斯拉 Optimus、騰訊看護機器人等應用案例,均凸顯了觸覺在具身智能中的戰略地位。福萊新材指出,智能感知是具身智能的必要條件,結合人工智能與觸覺傳感,才能讓機器人真正 “觸摸” 世界,實現輔助或取代人類的部分功能。
二、技術突破:壓阻式路線引領產業化落地
在觸覺實現的五大技術路線(霍爾效應、電容式、壓阻式、視觸覺光學、壓電式)中,福萊新材選擇壓阻式作為核心方向,因其兼具功能性優勢與清晰的工業化量產路徑,同時積極融合其他技術以適配未來高端需求。福萊新材電子皮膚具備三大關鍵特性:
1. 全維度曲面集成:可貼合手指等曲率結構,提升操作靈活性;
2. 三維力實感感知:實現多方向力的精準識別;
3. 多物理場集成:除壓力外,可感知切向力、溫度、接近角等,部分功能超越人類觸覺。
作為材料驅動型企業,福萊新材通過材料研發平衡傳感器與復雜環境的兼容性,并構建了“材料—硬件—算法”全鏈條團隊。其中,算法對產品精度、反饋、速度至關重要,公司通過專業團隊確保技術協同性。
三、產品矩陣:覆蓋多場景需求的梯度布局
福萊新材已形成 “基礎款 - 高端款 - 經濟款” 的產品梯隊:
l P300 系列:滿足波士頓動力等頭部廠商需求,像素點密度接近人類水準,在量程與曲面適應性上表現優異;
l P700 系列:進一步提升傳感精度與壓力反應閾值,瞄準高端應用場景;
l P100 系列:以高性價比滿足基礎功能需求。
除硬件外,公司提供“傳感器 + 算法 + 系統”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可根據客戶設計框架定制整套方案,目標成為大規模通用型產品供應商,目前已支持高品質與高性價比雙維度客戶需求。
四、應用場景:從工業醫療到情感交互的多元拓展
(一)現有落地場景
1. 醫療健康:二類醫療許可證產品進入申請階段,即將推出可穿戴健康監測設備;
2. 工業檢測:與頭部廠商合作成果顯著,助力產線自動化升級;
3. 新能源電池:車規級應用潛力巨大,胎壓檢測等場景市場空間可觀,未來有望通過傳感器與智能算法結合預測電池壽命。
(二)未來創新方向
公司暢想觸覺傳感器從功能性向情感化延伸,如賦予看護機器人情感交互能力,在娛樂場景實現多模態感知;推動電子皮膚向類人類皮膚進化,重塑硬件設計邏輯;在無線工業檢測領域深化 AI 應用,提升生產定量化與信息化水平。
五、發展歷程與核心競爭力
福萊新材前身為薄膜制造企業,2017 年起探索薄膜傳感器在消費電子與柔性電子領域的應用。2023 年,首席科學家陳樹林博士加入團隊后開始立項做機器人傳感器,恰逢特斯拉提出電子皮膚或傳感器需求,正式立項機器人觸覺傳感器研發,2024 年實現技術突破與場景落地。
(一)產品定價與市場反饋
手部傳感器:單只報價 1000-2000 元,差異源于精度與功能配置;
大面積皮膚:指導價約 100 元 / 平方厘米,受行業競爭與成本壓力影響;
訂單進展:目前以小批量合作測試為主,產品性能與壽命獲國內外廠商認可。
(二)技術協同與交付模式
公司提供自主算法,可通過串口與客戶系統集成,部分客戶選擇自主開發算法,但公司強調自有算法的體系適配性。客戶考核指標集中于價格、多模態功能、極端環境耐受性與使用壽命,規模化生產難點在于確保批次間與批次內產品的準確度與一致性,需大量數據調試。
(三)核心壁壘
材料、電路與算法形成綜合性技術壁壘,其中算法領域依托專業團隊構建競爭優勢。
六、開啟具身智能觸覺革命
隨著具身智能從概念走向產業化,觸覺傳感作為其 “神經基礎設施” 迎來爆發式增長機遇。福萊新材憑借材料技術積累、全鏈條研發能力與多元化場景布局,正逐步確立在觸覺傳感器領域的領先地位。未來,隨著技術迭代與成本下降,其產品有望在機器人、智能硬件、新能源等領域實現大規模滲透,為具身智能時代的到來奠定堅實基礎。
林毅(執業編號:A0710624050005)
觀點僅供參考學習,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操作風險自擔。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