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端電機制造領域,絕緣漆作為核心關鍵材料,其性能直接決定著電機的可靠性、壽命以及適用場景。長期以來,我國高端電機絕緣漆市場一直被國外企業所壟斷,技術壁壘高、產品供應受限等問題嚴重制約著國內電機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然而,近年來,國內電機絕緣漆領域涌現出一批極具創新力的企業,珠海長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長先新材”)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其自主研發的多款高性能絕緣漆產品,憑借卓越的技術指標和豐富的實踐驗證,正逐步打破國外壟斷,為國內高端電機產業的崛起提供了堅實的材料支撐。
一、突破技術壁壘:長先新材三款核心產品性能解析
長先新材深耕絕緣材料領域多年,圍繞不同應用場景的技術需求,成功開發出 E57-81 改性耐熱不飽和聚酯樹脂、W2119-16 高壓電機(VPI)無溶劑浸漬樹脂、W2168 環保型耐高溫浸漬樹脂三款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
(一)E57-81:耐高溫與綜合性能兼具的 “H、N 級全能選手”
作為一款以改性耐熱不飽和聚酯樹脂為基材的高性能產品,E57-81 在耐熱性、粘結力和絕緣防護方面表現尤為突出。其耐冷媒性能達到 “優” 級,膠凝時間控制在 3-10 分鐘(140±2℃),厚層固化能力滿足 S1、U1、I2.1 標準,常態擊穿強度≥22MV/m,體積電阻系數常態下≥1×10??Ω?m,各項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產品廣泛適用于 B、F、H、N 級軍工、核電、冶金等復雜工況下的電機絕緣處理,尤其在耐冷媒電機領域,解決了長期依賴進口的難題。
(二)W2119-16:高壓電機 VPI 工藝的 “防爆衛士”
針對高壓電機真空壓力浸漬(VPI)工藝需求,長先新材開發的 W2119-16 樹脂具有獨特優勢。其粘度范圍為 16-25s(23±2℃),適配中膠和少膠云母帶,固化后絕緣層具備防爆特性,常態擊穿強度≥25MV/m,155℃體積電阻系數≥1×10?Ω?m,貯存穩定性優異(50±2℃下粘度增長倍數≤1)。該產品不僅滿足 F 級絕緣標準,更通過工藝優化降低了易燃易爆環境下的安全風險,成為大中型高壓電機絕緣處理的理想選擇。
(三)W2168:環保與極端環境適應的 “C 級先鋒”
作為國內少有的 C 級無溶劑浸漬樹脂,W2168 在耐高溫、環保性和極端環境適應性方面實現突破。其采用高純度環保型活性稀釋劑,揮發份≤5%(155±2℃,2h),耐低溫達 - 45℃,耐漏電痕跡 CTI 值達 550V,且與 VPI 工藝兼容性極佳(真空度提升至 66.6-133.3Pa)。該產品不僅滿足風力發電機、H/C 級高壓電機的絕緣需求,更通過低揮發性和高安全性,為高端設備的綠色生產和可靠運行提供了雙重保障。
二、實踐驗證: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可靠品質
長先新材的產品優勢不僅體現在技術指標上,更通過大量實際應用場景的檢驗。其產品已廣泛應用于軍工、核電、變頻電機、風力發電等對絕緣材料要求苛刻的領域,例如:
在核電領域,E57-81 憑借優異的抗潮防霉性能和耐輻射穩定性,成功應用于核電機組的關鍵絕緣部位,替代進口產品實現國產化供應;
在高壓電機領域,W2119-16 通過某大型電機企業的 VPI 工藝測試,固化后絕緣層均勻致密,電機在易燃易爆環境下的運行安全性提升 30% 以上;
在風電行業,W2168 為某海上風電場的機組提供絕緣保護,經歷 - 40℃低溫和高鹽霧環境考驗,設備故障率較采用進口產品降低 25%。
三、企業實力支撐:從 “新三板” 到行業領軍的成長路徑
長先新材的技術突破源于其深厚的研發積累和完善的產業布局。公司前身為成立于 1993 年的深圳市長先科技實業有限公司,2005 年落戶珠海后,依托 4 萬平方米的高欄港工業園,構建了從樹脂合成、工藝開發到檢測認證的全鏈條能力。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一支由行業資深專家領銜的研發團隊,并與國內多所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持續投入占比超 8% 的年營收用于技術創新。2014 年在新三板掛牌(證券代碼:83132)后,公司進一步強化產業化能力,目前已形成年產數千噸高性能絕緣漆的規模,產品覆蓋國內數十家頭部電機企業,并逐步拓展至東南亞、歐洲市場。
四、行業意義:國產替代加速,推動高端電機產業升級
長先新材的崛起,標志著我國在高端電機絕緣漆領域實現了從 “跟跑” 到 “并跑” 的跨越。其產品的規模化應用,不僅降低了國內電機企業的生產成本(進口替代可使材料成本降低 20%-30%),更通過技術協同提升了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隨著國內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對高性能絕緣材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長先新材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可靠產品為支撐,正引領國內絕緣漆行業向更高水平邁進,為 “中國智造” 在全球電機市場贏得更多話語權。
在高端制造領域,核心材料的自主可控是產業升級的關鍵。長先新材作為國內電機絕緣漆領域的新秀,用一款款經過實踐檢驗的高品質產品,打破了國外企業的長期壟斷。未來,隨著研發投入的持續加大和市場認可度的不斷提升,這家從珠海走向世界的新材料企業,有望在全球絕緣材料舞臺上展現更多 “中國力量”,為高端電機產業的綠色化、智能化發展貢獻更多創新方案。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