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醫療健康領域,侵襲性真菌感染的診斷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據統計,全球每年因真菌感染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340萬,而傳統診斷方法的滯后性讓無數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在這一背景下,丹娜(天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科技創新為矛,以企業家精神為盾,在真菌檢測領域開辟了一條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式發展之路,成為行業成長性與技術突破性的雙重標桿。
藍海賽道中的民族品牌崛起
真菌感染診斷曾是國內醫療體系的薄弱環節,臨床長期依賴經驗性治療,誤診率與死亡率居高不下。面對這一“卡脖子”難題,丹娜生物創始人周澤奇博士敏銳洞察行業痛點,于2014年帶領團隊進軍真菌精準檢測領域,提出“5G+聯合檢測整體解決方案”,覆蓋曲霉、念珠菌、耶氏肺孢子菌和隱球菌等主要致病菌,顯著提升早期診斷準確率。
十年間,丹娜生物產品已服務國內900余家三級醫院,遠銷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參與制定多項國家及行業標準。隨著抗生素耐藥性問題加劇和精準醫療需求爆發,真菌檢測市場潛力持續釋放。丹娜生物憑借先發技術優勢與臨床認可度,成為國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全球真菌檢測領域的中國名片。
從核心技術突破到新質生產力賦能
“技術即生命,質量即生命”是丹娜生物的企業信條。在周澤奇博士的帶領下,團隊攻克了真菌診斷領域的三大技術壁壘:
核心原料自主化:突破國際壟斷,自主研發高純度真菌多糖抗原及特異性抗體,奠定產品競爭力基礎;
聯合檢測方案全球化首創:全球率先推出“5G+”多靶標聯合檢測技術,將漏診率降低50%以上,獲天津市科技進步獎等多項榮譽;
AI賦能耐藥快檢:開發智能藥敏快檢儀,推動臨床合理用藥,助力國家抗菌藥物管理戰略。
截至目前,丹娜生物已獲國內外專利80余項,發表論文150余篇,并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天津市企業重點實驗室等創新載體。2023年,企業掛牌新三板創新層,2024年通過北交所上市審核,2025年5月份提交發行注冊申請,標志著其技術成果已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科學家的報國情懷與創業者的堅韌擔當
丹娜生物的成長史,亦是周澤奇博士“一生追夢,科技報國”的縮影。從中國科學院研究生到哈佛醫學院博士后,從拜耳診斷首席科學家到跨國藥企高管,他始終心懷祖國。2008年,他放棄海外優渥待遇,回國擔任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副院長;2014年,年過六旬的他毅然創業,帶領團隊從零起步,在質疑聲中打造出國際一流的真菌診斷品牌。
“做民族企業,必須掌握核心技術”。創業初期,周澤奇親自參與實驗室攻關,與團隊徹夜討論技術難題;在企業壯大后,他制定了丹娜生物未來發展戰略,推動產學研合作與國際市場拓展,目標將丹娜生物打造成覆蓋病毒、細菌、真菌全鏈條診斷的全球化企業。
錨定全球市場,守護人類健康
站在新起點,丹娜生物正加速向更高目標邁進:
未來,丹娜生物將發揮上市資本的杠桿作用,加快丹娜生物發展速度。通過重組并購擴充公司業務等戰略措施,大力發展病原微生物早期精準診斷平臺體系建設和系列產品開發,全覆蓋病毒、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等病原微生物感染聯合檢測與精準診斷的整體解決方案。
加大人才高地建設,不斷攀登科技高峰。丹娜種好梧桐樹,天下鳳凰自飛來。在人才培養和引進方面,丹娜生物制定更優的選才政策吸引更多的國內外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來共同創新創業,為丹娜生物的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資源。
重點是加強對AI技術創新人才、現代管理人才、綜合營銷人才等的引進與培養;加強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設,每年招收與引進多名博士后和海外高端人才;通過校企融合培養大批高科技與現代管理骨干人才,使丹娜生物成為培養人才的高地,為公司的后續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輸送與儲備。
加大藥敏精準鑒定與智能耐藥快檢技術的開發力度。為了大力提高合理用藥的水平、精準診斷疾病、評估感染源、選擇合適的抗菌藥物、提高精準治療效果,丹娜生物正在開發兩款AI賦能的自動化病原菌識別鑒定儀與智能藥敏快檢儀,以提高對病原微生物感染疾病精準診治與合理用藥水平,為大健康的事業發展不斷賦能。
加強多維合作,加快企業發展速度,助力提高人類健康水平。通過與本領域相關公司與院校的強強聯手,優勢互補,實現合作共贏。重點與輝瑞制藥公司、美國KSL生物醫學公司、天津大學、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天津科技大學等單位通力合作;相繼建立中美、中歐、中國與東南亞、中非等國際合作基地和海外技術產品推廣中心,提高國際合作能力。加強與國際產業聯盟合作及產業化與國際接軌,進一步提升公司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讓丹娜生物民族品牌走向國際。
從實驗室到產業化,從國內到全球,丹娜生物的成長印證了“創新驅動發展”的硬道理,更彰顯了中國科學家兼企業家的情懷與魄力。在周澤奇博士的帶領下,丹娜生物正以“不待揚鞭自奮蹄”的斗志,書寫著中國醫療科技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