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環境日到來之際,寧夏中寧縣鳴沙鎮五道渠村的荒漠邊緣,度小滿攜手中國綠化基金會種下了一片“度小滿公益林”。度小滿公益林整體占地117畝,截至目前已有2萬株“寧杞10號”枸杞苗深扎沙土、嫩綠新梢迎風舒展,以90%以上的成活率向環境日交出一份“綠進沙退”的生態答卷。
圖為度小滿公益林現場
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當天,度小滿與中國綠化基金會宣布合作,共同推進“幸福家園—種下希望樹”公益項目,助力當地生態保護和增綠致富,實現“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度小滿在App端內上線“金幣兌換枸杞苗”活動,度小滿用戶可在活動頁面參與,每兌換一株虛擬枸杞苗,度小滿捐贈一株真實枸杞苗。
圖為度小滿公益林種植現場
寧夏中寧縣享有“中國枸杞之鄉” 美譽,鳴沙鎮作為核心產區,枸杞栽培歷史悠久。度小滿公益林在中國綠化基金會及當地林草部門的監管下,從選址到種植再到后期養護,都有科學規范的流程。經過2個月的悉心養護,枸杞苗的根系深度已達20-30厘米,有效鎖住沙土;嫩梢抽長10-20厘米,部分植株萌發側枝,預計6月下旬將進入生長爆發期。
圖為度小滿公益林里的枸杞苗
相關人士指出,選擇枸杞作為治沙樹種,體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重智慧。枸杞的發達根系如同天然防沙網,枯枝落葉能持續滋養土壤;滴灌技術避免鹽漬化,蒸騰作用調節微氣候。未來5年,度小滿公益林(整體3萬株)預計累計產出干枸杞超66噸,創造經濟價值逾300萬元,為當地農戶開辟“綠富同興”之路。
據悉,“幸福家園-種下希望樹”公益項目由中國綠化基金會在2007年發起,項目科學規劃,適地適樹,通過生態治理助力地區生態產業發展。不僅為農戶免費送去優質樹苗,扶持村民發展經濟林種植,還創造了大量用工崗位,形成了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農民家庭增收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度小滿和中國綠化基金會合作種植度小滿公益林,通過種植枸杞林保護生態、遏制風沙侵蝕,同時探索了“公益機構+政府+企業+合作社+農戶”創新模式。度小滿發起的“小滿助力計劃”公益助農免息貸款項目也將在寧夏中寧縣落地,為有資金需求的產業帶頭人提供免息資金,支持當地枸杞特色產業發展。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