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兒童友好型城市”的倡導者與“體育消費場景”的探索者,快樂運動體育集團(以下簡稱“快樂體育”)創始人、董事長周莉多年以來扎根成都,聚焦生活體育與智慧體育,樂此不疲地探尋如何以體育為媒,激活每一個沉睡的社區空間,激發一切關于美好生活的靈感。
過去十余年,是中國體育產業與大眾體育突飛猛進的時代,周莉帶領團隊,持續與芬蘭、荷蘭等國的頂尖體育機構和聯盟合作,引進并打造出一個個體育消費創新場景——在全國40余座城市中,120多個體育公園品牌項目相繼落地。
從2014年“快樂運動中國計劃”的種子萌芽,到如今構建起連接中芬荷的體育生態鏈,以周莉為代表的創業團隊不斷下沉社區,創新商業模式,參與到城市整體的發展進程中。
在周莉看來,“體育不只是運動,更是激活社區,賦能城市的紐帶。體育公園也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場景,它應該是一個可以持續創造美好生活方式的‘精神原鄉’。”
本期《創史記》,每日經濟新聞·天府文創云邀請到周莉,圍繞體育產業的前沿趨勢以及如何以輕資產模式激活城市存量空間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社區為錨點
從1999年開始,周莉就在成都創業,足跡遍布廣告傳媒、品牌設計、文創藝術、動漫游戲、產業咨詢、文旅景區等多個領域。進入體育產業,于她而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2013年,各大城市都開始推進‘全民健身’戰略,但對于體育公園的概念僅停留在‘人均體育面積’上,體育運動并沒有真正實現‘下沉社區’,我們嗅到了其中的機會,”周莉向記者分享道。
同年,周莉帶隊前往荷蘭、芬蘭考察。在與芬蘭樂普森集團、荷蘭橙色體育聯盟等頂尖體育聯盟及企業交流后,她更加肯定——在打造體育公園與體育消費場景的過程中,智慧化、精細化的設計運營是大勢所趨。
于是,周莉回到成都,決定以社區為錨點,開啟了探索之路。她迅速踏出了第一步,聯合荷蘭、芬蘭的頂尖智慧體育研發及智能制造機構,發起了“一帶一路”中芬荷“快樂運動中國計劃”。
在周莉看來,體育場景下沉至“最后一公里”的過程中,社區體育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它并不是單純地修建一座體育場館或是提供一些體育器材。其核心是提供高質量的社區體育服務,營造濃郁的體育氛圍,并賦予其可持續的運營能力。”
經過多輪的全球調研后,周莉率先在成都引入了荷蘭智慧足球場社區體育模式,將場地選址在社區居民的日常動線上,因地制宜建造半開放場所,打造出青羊少城WePark玩湃社區智慧足球公園,并將這樣的“成都模式”向全國推廣。
借助快樂運動的智慧體育系統,社區居民不但能在家門口體驗荷甲青訓級別的場地和器材,還能實現個人鍛煉信息管理。居民根據聲光提示進行相應訓練的同時,場地自動傳感器會記錄數據,再由系統把集成數據和訓練視頻自動上傳到云端系統。
如今,作為全球首個中芬荷聯合創立的體育公園品牌——WePark玩湃體育公園,已在全國40余座城市落地超120個項目,覆蓋了社區、綠道、景區等多元的“下沉場景”。
“我們不是簡單復制,而是將荷蘭的智慧足球與中國15分鐘社區生活圈融合,把芬蘭的全科體育理念植入城市綠道與鄉村振興場景,”周莉表示,“一座300平米的三人制智能足球場,就能實現鄰里互動、家庭參與的多重社區價值。”
像是2018年啟動的“社區世界杯·智慧足球挑戰賽”,已成為激活社區活力的年度IP,累計吸引超50萬群眾參與。
延伸產業鏈
在以社區為錨點,深入參與城市更新,激活存量空間的過程中,周莉始終在思考如何不斷延伸、強化產業鏈,構建起屬于快樂運動的“護城河”。
在成都非遺·玩湃全科體育公園項目中,一座融合芬蘭自然教育理念與荷蘭智慧體育技術的復合型運動空間格外引人注目——這個占地6000平米的園區內,周莉引進并打造出中國首座克魯伊夫球場、極光賽道、拉普蘭森林等七大創新場景。
這個園區屬于城市級別體育公園項目。所有的場景設計都圍繞3-15歲孩子的成長特性和心理特征展開,幫助孩子完成“體力、智力、知識、協作”四個維度上的成長。
在設計園區之初,周莉團隊就考慮了項目的可持續運營以及公益屬性和市場屬性的平衡,引入了大量具有差異化特色的體育產品,如芬蘭樂普森集團歷經50年研發的“兒童戶外運動樂園”和來自荷蘭YALP公司推出的足球游戲“TORO四門競技智慧球場”等。
“我們所追求的是一種‘生活體育’,囊括了體育、教育、文化等多種生態。我們希望引進全球頂級的體育科技與體育發展理念,與國內的城市更新深入融合,碰撞出具有在地文化特色的載體和場景,”周莉表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打造出更加有活力的體育產業鏈條。”
“在河北元氏縣的克魯伊夫傳奇球場,本地居民會驕傲地說‘我們踢的是世界巨星的球場’;在南陽的玩湃公園,年輕人能體驗到與荷蘭同步的潮玩運動。”周莉分享道,“從縣域城市到超大城市,從鄉村振興到文旅融合,我們希望創造出具有在地標識性的體育場景。”
快樂體育在全國多地創造出具有在地標識性的體育場景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謝陶 攝
2022年,周莉對公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集團化改制,通過差異化的品牌戰略及市場策略,加速布局“體育+文旅”“體育+消費”“體育+科技”的產業鏈。
記者觀察到,如今,通過獨家引進荷蘭克魯伊夫傳奇球場品牌、芬蘭樂普森兒童運動樂園設計體系,深度協同荷蘭智慧體育科技園區、芬蘭冬季運動產業矩陣等全球資源,快樂運動構建了從技術到場景、從賽事到文創的完整生態鏈。
著眼國際化
不同于大多數的創業企業,從體育公園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到國際賽事導入、友城合作對接,再到全球活力城市認證申報,快樂運動積極扮演起“民間使者”的角色,推動中國與國際文體資源的互動聚合,甚至參與到國際體育產業的標準制定中。而這一切的背后,離不開創始人周莉在外事領域的多年耕耘。
在成都與芬蘭羅瓦涅米締結友城的過程中,周莉帶領團隊,積極推動兩座城市從冰雪運動交流到綠色科技合作,從青少年賽事到城市治理經驗互鑒等多領域的友好互動往來。
而在廣東徐聞縣打造“南海門戶國際化樣板”的項目中,周莉推動落地玩湃體育公園、國際學校互訪以及賽事經濟激活,僅用兩年時間就賦能這座縣域城市實現了國際化形象的躍升。
在她看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對“國際化”的深度理解與實踐。從國際化資源的“精準嫁接”到全產業鏈服務的“閉環能力”,再到可持續運營的“生態思維”,這三者缺一不可。
“體育項目的價值不在單一場館的收益,而在區域活力的整體提升。通過‘政府主導、平臺賦能、市場聯動、社會參與’的機制,我們探索出了委托運營、體系授權、聯合經營等多元模式,”周莉向記者分享道。
過去十年間,快樂運動不僅將國際資源引入中國,更通過體育讓中國城市走向世界:作為芬蘭羅瓦涅米市親善大使、荷蘭國家橙色體育聯盟中國首席戰略顧問,周莉帶領團隊推動中國城市與北歐國家在體育科技、新興運動、青少年教育等領域的深度合作,累計促成國際互訪300余次,落地中芬、中荷合作項目47個。
周莉本人還榮獲了芬蘭總統頒發的“獅子騎士勛章”(全球僅11位中國公民獲此殊榮),企業摘得“中芬合作最佳實踐項目”“國際雙創特別貢獻獎”等71項榮譽。
今年3月,快樂運動正式成為國際群眾體育協會(TAFISA)簽約合作伙伴,成為推動“全球活力城市”認證的中國力量,這標志著中國體育城市建設經驗將通過這一平臺走向世界。
快樂體育在成都大運會上的“亮相”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謝陶 攝
2025年是成都的“世運年”,作為成都體育產業的領軍者之一,周莉及其帶領的團隊動作頻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她正忙著與“蘇超”方面洽談全民體育方面的深度合作。
“借世運的東風,我們希望能夠代表成都,深化已有的國際合作,在全國推廣成都在打造賽事經濟、發展體育產業方面的經驗,也希望賦能成都引進或孵化出更多國際化、更具標識度的體育項目。”
“下一步,我們還將依托與TAFISA的合作,將全球活力城市的評估體系融入中國城市規劃,計劃未來五年助力中國城市獲得‘全球活力城市’認證(目前全球僅9個城市獲此榮譽)。”周莉透露。
每日經濟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