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王宇】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中國游戲產業加速發展,AI賦能、產業出海也成為越來越多中國游戲企業的戰略選擇。
7月31日,作為2025 ChinaJoy的同期會議,中國國際數字娛樂產業大會(CDEC)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本屆CDEC高峰論壇聚焦產業發展前沿領域,主題定位為“聚新質動能 引全球共振”,圍繞“智啟未來·技術賦能產業新生態”“破界共生·構建全球娛樂新鏈路”等議題邀請數十位嘉賓共商共話,以技術創新視角見證數字娛樂產業的技術和內容變遷。
積極擁抱AI技術,重構未來游戲生態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理事長孫壽山在致辭中表示,游戲行業對AI技術的應用正加速推進。今年以來,以DeepSeek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在數字內容產業廣泛應用,以網易、騰訊、完美世界為代表的頭部企業已經率先構建起在研發、運營、用戶服務等全鏈路的智能應用體系。
“現階段,游戲行業正處在新技術浪潮奔涌、全球化競爭激烈、產業變革加速的關鍵期!睂O壽山建議,應鼓勵全行業積極擁抱AI技術,借助技術創新,推動游戲行業高質量發展;同時要牢固樹立文化自信,堅持深耕精品戰略,打造兼具思想深度與藝術高度的優秀作品;并且還要堅持全球化布局,推動文化出海。
“游戲一直與前沿科技緊密相連,科技的進步催生游戲形態的革新,而游戲應用的不斷創新也在反哺技術突破。這種雙螺旋的結構讓游戲成為新質生產力的試驗田!彬v訊互娛副總裁、總編輯余睿超表示,當前,游戲正成為AI技術實現突破的重要變量,AI不僅在游戲行業生產端加速滲透,提升游戲開發效率,也在體驗端帶來創新探索,如智能NPC和個性化游戲體驗等。這些探索將重構游戲生態,帶來游戲體驗的深度變革。
在世紀華通總裁謝斐看來,AI時代更為關鍵的三大能力是掌握科學思維方式、能夠提出高水平的問題、擁有跨界文化素養。她認為,對于游戲企業來說,應當加快重構人機協作的效率工作范式,“能做”僅僅是人機協作基本面的反饋,“敢想”和“會想”才能贏得核心競爭力。同時游戲企業也要保持內容可持續再生的原創力,讓機器的智能最終激發人類的智慧和善意。
上半年國內游戲市場收入再創新高,產業全球化趨勢加速
論壇現場,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發布《2025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
其中提到,2025年1—6月,國內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680億元,同比增長14.08%,再創新高;游戲用戶規模近6.79億,同比增長0.72%,亦為歷史新高點;2025年1—6月,自主研發游戲國內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404.52億元,同比增長19.29%;自研游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95.01億美元,同比增長11.07%。
張毅君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游戲行業總體運行特征包括:一是各級政府適時推出扶持政策,相較往年層次更高、力度更大,措施更為具體;二是倡導科技創新與智能化升級,堅持正向價值引領,持續強化未成年人保護;三是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國內國際收入再創新高;四是游戲+模式和跨界賦能,激活用戶消費潛力;五是人才培養與科研生態優化,推動游戲、電競等研究和科研成果的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報告發布中,張毅君重點介紹了自研移動游戲海外市場收入地區分布情況和海外市場收入產品類型情況。
從海外市場收入地區分布情況看,上半年,自研移動游戲海外市場中,美國占比31.96%,日本占比16.20%,韓國占比7.47%,依然為主要海外目標市場,合計占比55.63%。此外,德、英、法三國市場合計占比8.78%,歐洲仍為中國游戲出海重要區域。
在海外市場收入前100位的自研移動游戲中,策略類(含SLG)收入占比43.33%,位居首位,較去年有較大增幅。其次為角色扮演類,占比10.02%,同比略有下降。射擊類收入位列第三,占比8.85%,同比有所上升。模擬經營類、放置類收入同比降幅較大,合成類收入占比升幅明顯。
“游戲出海已經成為國產游戲產業的亮點之一,國產游戲的海外收入不斷提高,網易的多款游戲也在全球大獲成功。”網易雷火市場及營銷總經理黃卓認為,單靠游戲內容不足以打開全球市場,還需要堅實的工業基礎、高效率的開發能力,以及更區域化的策略。隨著工業體系的不斷進步和研發體系的積累,中國游戲公司已建立起清晰的體系化認知,能夠開發出高品質、高預算、高工藝的3A游戲。
黃卓表示,接下來國產游戲的目標是將“Made in China”打造成為全世界游戲行業高品質、高可靠性的代名詞。
責編:劉安琪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審:古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