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8月1日訊 國家發展改革委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
以下為文字實錄:
記者:7月31日,國常會研究審議了《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社會各界對此高度關注。可否介紹文件的制定背景和重點工作考慮?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言人 蔣毅:
這些年,隨著人工智能應用的不斷拓展,各行各業都涌現出一批借助人工智能提升效率、優化體驗、重塑場景的案例。在7月26日開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鄭柵潔主任發布了《中國智·惠世界(2025)》案例集,集納了中國推進人工智能國際合作的部分寶貴成果,這里我也向大家介紹幾個例子。
比如,在緬甸強震救援中,7小時極限開發的中緬英互譯系統打通救援生命線;在新加坡的醫院里,AI腫瘤篩查降低微小病灶漏診風險,提升檢查效率;在南非的鐵路上,AI光視聯動巡檢員有力守護軌道安全、提升調度效率;在巴西的電網上,AI圖像識別和巡檢無人機的新組合,有力克服雨林、草原、山地等復雜條件,大幅提升巡檢質效。
從這些案例中可以看到,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演進,經過市場初步檢驗,人工智能已具備解決一些現實場景中復雜問題的能力,對產業降本增效、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等作用越來越凸顯。同時,社會各界應用需求強烈,處在應用落地的關鍵窗口期。這幾年,智能化新產品新場景競相涌現,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不斷推陳出新,智能機器人進工廠、進家庭漸成趨勢,各類智能體已經在生產生活各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為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更好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我們在深入研究和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昨天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有關方面,注重讓市場有方向、有信心,注重務實管用,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一方面,大力推進人工智能規模化商業化應用,充分發揮我國產業體系完備、市場規模大、應用場景豐富等優勢,推動人工智能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創新帶應用、以應用促創新的良性循環。另一方面,著力優化人工智能創新生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夯實算力、算法、數據、開源、人才、安全等方面基礎,加快形成動態敏捷、多元協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格局,更好支撐技術落地和產業發展壯大。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