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晚間,中科三環(000970)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總營業收入29.22億元,其中國內業務實現營收15.35億元,同比增長14.55%,且國內業務毛利率同比提高0.82個百分點。從利潤表現來看,公司上半年利潤總額達到1.02億元,同比增長244.05%;實現歸母凈利潤0.44億元,同比增長160.82%。在上半年激烈的行業競爭環境中,這一成績彰顯了公司經營管理能力的持續優化。
降本增效效果顯著,上游原料趨穩利好業績
半年報顯示,中科三環上半年持續優化經營管理,積極落實降本增效、降費增率等有效措施。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成本同比下降10.49%,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分別下降18.84%和14.38%,尤為值得注意的是,財務費用因匯兌凈收益增加,不僅未形成負擔,反而貢獻了重要的正向收益。此外,受益于原材料價格相對穩定,公司資產減值損失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
行業層面,西部證券分析指出,2025年上半年,受上游原料供應收緊及下游消費刺激政策影響,稀土市場整體活躍度優于上年同期。2025年4月中國對釤、釓、鋱、鏑等7類中重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覆蓋從上游氧化物到下游磁材全鏈條。政策管控強化了供給剛性,稀土作為戰略金屬的價值有望迎來系統性重估。
財通證券在8月10日發布的研報中也持類似觀點,認為中長期看,稀土全產業鏈納入管控,產能整合供給趨緊,價格易漲難跌。這直接驅動了以中科三環為代表的磁材企業迎來價值重估。
下游需求高增長,人形機器人開辟新空間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稀土永磁材料研發的單位之一,中科三環在行業中占據領先地位。截至2024年底,公司燒結釹鐵硼產能達25000噸。同時,公司及各生產基地持續推進生產工藝的自動化與智能化升級,有效保障了面向多樣化應用市場的產品交付周期。
市場分析認為,在“新能源和新型工業化”的支撐下,稀土永磁下游整體需求有望維持高增速。其中,國泰海通證券測算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風電新增裝機領域對稀土磁材的需求量約為6.3萬噸,約占國內需求總量的24%。預計2025—2026年,新能源汽車、風電新增裝機對應的磁材需求量將分別達到6.9萬噸/8.5萬噸、1.1萬噸/1.5萬噸,合計占比將提升至28%/31%。新能源領域終端的高增速有望為稀土磁材需求提供穩固的基本盤。
與此同時,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為高性能釹鐵硼磁材開辟了廣闊的新興市場空間。按每臺人形機器人消耗4公斤釹鐵硼計算,500萬臺機器人的需求量即可達到2.0萬噸,有望成為驅動釹鐵硼遠期需求的強勁增長點。
國金證券在8月9日的研報中進一步指出,隨著人形機器人對電機性能要求的持續提升,釤鐵氮永磁材料與諧波磁場電機技術的應用價值日益凸顯。該機構認為,新型電機技術將持續創新,產業化進程將不斷加速,建議關注在磁材領域及磁場調制電機技術方面具備布局優勢的相關企業,如中科三環等。
中科三環在與投資者的交流中也強調,公司研發方向兼具前瞻性與實用性,緊密圍繞稀土永磁產業技術發展趨勢和未來市場需求,力爭把握新能源汽車、變頻家電、機器人、低空經濟等領域的市場機會。(燕云)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