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烏魯木齊紅星美凱龍全球家居1號店頂層,當41家設計工作室的燈光全部亮起時,也意味著紅星美凱龍M+高端家裝設計中心戰略棋盤上落下一枚關鍵棋子——在中國西北腹地、世界最內陸的城市建立一個設計力量集群。過去的半年中,紅星美凱龍M+高端家裝設計中心已在全國開出73萬平方米的設計空間,吸納超1700家設計工作室、合作5000余名設計師,一場圍繞“設計力”的深度布局正加速推進。
當行業加速從空間租賃向價值服務演進時,紅星美凱龍對家裝設計的加碼背后有何深意?此次,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執行總裁朱家桂與M+高端家裝設計中心事業部總經理萬莉蕓為我們解析M+高端家裝設計中心的“前世今生”。
戰略定位:為什么設計中心是“必爭之地”?
“消費者需要的從來不是孤立的產品,而是完整的生活場景——他們購買的不是沙發,是承載家庭社交的客廳空間;選擇的不是餐桌椅,是凝聚煙火氣的餐廳氛圍;考量的不是床具,是提供休憩能量的臥室系統。這種從‘單品消費'到‘空間消費'的躍遷,正是家居行業的核心變革。而設計師,就是實現這一轉化關鍵的‘超級鏈接器’。”
對于M+高端家裝設計中心的核心價值,朱家桂用“鏈接器”做了形象的總結。在他看來,家裝設計的價值是被長期低估的,大部分高凈值人群和年輕消費者愿意為專業設計付費,但市場上缺乏透明、規范的設計服務供給。這種供需錯配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家裝體驗,也制約了行業向高質量發展。
自2019年起,紅星美凱龍在重慶渝北店、江西全球家居1號店等商場利用空置樓層,率先試點打造M+高端家裝設計中心。這一創新的運營模式不僅盤活了存量資產,更創造了新的價值增長點。以M+設計中心為驅動,一方面填補了產業鏈中專業設計服務的空白,另一方面打通了從設計到產品落地的全流程。這也讓紅星美凱龍深刻認識到,未來家居渠道的商業模式,并非簡單物理空間的疊加,而是一場以用戶為中心的業態重構。
2024年1月,紅星美凱龍正式宣布了M+設計中心百Mall戰略,通過平臺聚合全國優質設計師資源。“設計工作室的聚集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形成設計服務與家居消費的閉環才是關鍵。”在萬莉蕓看來,紅星美凱龍的定位已從傳統的場地提供者,升級為高附加值的設計服務整合者。
目前M+設計中心已匯聚超1700家設計工作室,其中頭部工作室業績增長顯著,這種聚合效應驗證了設計服務的高附加值特性。依托紅星美凱龍強大的品牌資源庫和成熟的商業生態,能夠為設計師提供從材料供應鏈到客戶資源的全方位支持;通過專業運營反哺設計師成長,構建起“品牌-設計師-消費者”的共贏生態;同時深度鏈接家居產業上下游,使設計師能夠高效對接優質產品和精準客群,真正成為消費者“找設計不二之選”的平臺。
做城市最大的設計師聚合地,設計力聚合場!紅星美凱龍希望通過打造全國性的設計服務網絡,在鞏固自身產業鏈中核心地位的同時,推動整個行業從“賣產品”向“賣生活方式”的跨越式發展。這正是M+設計中心作為戰略高地的真正價值所在——它不僅是當下競爭的制高點,更是未來發展的主戰場。
生態構建:如何打造“城市設計力聚合場”?
天下武功,無快不破!截至目前,紅星美凱龍高效投入資源,已完成73萬方設計空間的全國布局。根據規劃,未來將實現“一Mall一M+”,每個紅星美凱龍商場都有一個設計樞紐。
紅星美凱龍正以“一Mall一M+”為戰略支點,構建中國最大的家裝設計服務網絡。新疆全球家居1號店M+設計中心的落地,標志著這一網絡完成從東南沿海到西北腹地的全覆蓋。這個萬方級設計中心匯聚41個工作室、106位設計師,成為西北地區當之無愧的設計高地。與此同時,煙臺、石家莊等區域新館相繼落成,合肥、北京、廊坊等項目蓄勢待發,全國設計生態網絡已初具規模。
在這張精心布局的設計生態藍圖上,紅星美凱龍精選了40城打造設計地標,每座城市都閃耀著獨特的生態光芒:
在石家莊河北全球家居1號店,紅星美凱龍通過一體化空間場景打造、整體化運營模式,改造了4000㎡M+高端家裝設計中心,設置了培訓中心、休閑區、談判區、產品展示區等共享功能區,設計師在這里可以聯合舉辦活動、共享材料展示資源,既提升了空間利用率,又促進了彼此間的業務協作,形成了良好的集群效應。
在沈陽東北全球家居1號店,36000㎡的獨棟M+設計中心吸引64家工作室入駐,整合了整案設計、材料展示、施工配套等全鏈條服務,成為遼寧乃至東北地區首屈一指的設計高地;在上海全球家居1號店,商場頂樓打造5000㎡空中花園,提供獨有的園林設計,而16000㎡M+設計中心內,共享空間太陽廳提供策展、共享辦公、設計沙龍等多元功能,全面服務入駐設計師;位于北京的M+設計中心,則引進單店面積超千方的顧里顧外、里白等頭部設計工作室,樹立設計服務的新標桿……
“每個地標都要有獨特記憶點,或是規模最大,或是場景最新,或是地理位置最具象征意義。”萬莉蕓指出,M+設計中心的打造不能停留在樓層的入駐,還要與不同區域的資源深度鏈接,形成立體化的布局。
要打造35個各具特色的“城市設計力聚合場”,除了依托全國商場網絡及豐富的產品資源庫外,紅星美凱龍還采取了因地制宜的設計生態運營策略。今年以來,紅星美凱龍通過舉辦M+中國高端室內設計大賽、設計師高級研修班、美學研習會、走進工廠等活動,為全國設計力量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臺。
通過差異化的區域策略、完善的資源對接和持續的人才培育,M+設計中心的“聚合力場”效應已經初露鋒芒。
行業顛覆:M+設計中心的“三個重構”
在“一Mall一M+”規劃快速在全國落地的同時,紅星美凱龍所打造的一套全新的設計生態運營體系,也在各地的M+設計中心悄然生根發芽,相比傳統的“租金模式”,該體系通過三個維度的深度重構,重新定義家居賣場的價值邊界:
首先重構的是產業協作關系,目前紅星美凱龍在上海、鄭州、哈爾濱、重慶、鄭州等地已經分別組建了百人以上規模的設計師聯盟,通過“客戶共享機制”打破了傳統渠道壁壘,每個月都能為入駐的工作室帶來穩定的訂單轉化;同時,一些區域工作室更將這種協作制度化,定期輸出客戶需求分析報告,讓設計師從單純的方案提供者轉變為商業閉環的關鍵節點。
在價值分配鏈方面,協作關系也起到了重構作用。目前一些區域設計師聯盟已掌控定制品類較高的市場份額,在一些大型辦公樓裝修項目中,M+設計平臺對接的設計師不僅完成方案設計,更精準匹配了商場內合作品牌的產品資源,實現了設計費、定制產品、標準品采購的合理配比。
最后將要重構的是平臺運營邏輯。比如未來將要試點的經銷商會員制,以及正在測試的積分兌換體系,都是紅星美凱龍在探索設計生態的可持續運營模式。同時,通過建立“設計工作室-品牌商”對接系統,紅星美凱龍還能根據歷史合作數據推薦最優供應鏈組合,提升體系協作效率。
這些突破性運營動作,都指向同一個結論:當設計力、產品力、渠道力通過平臺真正形成合力時,家居行業才可能走出低效競爭的泥潭。
從烏魯木齊到上海,從鄭州到哈爾濱,每一盞亮起的設計工作室燈光,都在見證著這個傳統行業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M+設計中心的落地證明了一件事: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唯有構建真正互利共生的生態,才能把分散的“設計力”轉化為持續的“商業力”。
這不僅是一次家居商業模式的升級,更是一場關于“家”的價值重塑。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