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的消費品市場假冒偽劣橫行,商家做廣告無所不用其極,產品質量和商業信用之差讓人咋舌。1994年,政府出臺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其中第49條是“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文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在此前的民法中,消費者買到假貨最好的結果是按價退貨,如今則可以加倍賠償。王海的出現就與這個條款有關。他被稱為中國商業世界里的第一號“刁民”。
[評論]
|
|
 |
[王海簡歷]
王海 1973年生,1995年開始以個人身份打假。1996年底創辦營利性質的北京大海商務顧問有限公司,幫助企業做品牌保護。1998年被來華訪問的克林頓稱為“中國消費者的保護者”。2006年創辦“非營利項目”—王海熱線。
|
 |
王海經歷 |
 |
王海趣聞軼事 |
1、王海走到哪里,哪里的商界就陷入一片恐慌,有商家提出“防火防盜防王海”,還有的商場向營業員派發王海的照片,讓他們一定要“死死記住這個相貌”,并設計好婉言對付他的標準問答。
2、1998年12月。為了紀念改革開放20周年,中央電視臺拍攝《20年20人》專題片,王海與張瑞敏、吳敬璉、李寧、王石、陳章良等一起入選,在一次錄制節目中,經濟學家吳敬璉在送給王海的樹上題字“市場清道夫”。
|
|
 |
網友留言 (可匿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