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的大氣和海洋溫度上升的現象,主要是指人為因素造成的溫度上升,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溫室氣體排放過多造成。[詳細]
溫室效應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詳細]
生態系統 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其范圍可大可小,相互交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詳細]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中國政府決定,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將出席于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峰會;昨日,美總統奧巴馬也確定出席該峰會。[詳細]
如果《哥本哈根議定書》不能在今年的締約方會議上達成共識并獲得通過,那么在2012年 《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之后,全球將沒有一個共同文件來約束溫室氣體的排放。這將導致人類遏制全球變暖的行動遭到重大挫折。也因為這個原因,本次會議被喻為 “拯救人類的最后一次機會”。[詳細]
過去幾十年中,北極周邊地區有125個湖泊消失。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這些湖泊之所以消失可能是由于湖底永久凍結帶解凍。由于這些永久凍結帶解凍,湖水已經滲透到了土壤里。
全球變暖很可能會令文明古跡徹底毀掉。海平面上升以及更惡劣的天氣都有可能破壞這些無可替代的歷史古跡。目前,全球變暖導致的洪澇災害已經破壞了有600年歷史的素可泰古城,這里曾經是泰國古代王朝的首都。
全球變暖使得永久凍土層解凍,導致地表收縮,變得凹凸不平,從而產生一些地坑,對鐵路、高速公路和房屋等建筑造成損害。而對于高山來說,凍土層的融化甚至可能導致泥石流。
全球變暖除了讓冰川融化,颶風肆虐外,還加劇了森林大火。過去幾十年中,在美國的西部各州,有更多森林大火發生,影響的區域更廣。科學家發現,氣溫升高、冰雪提早融化都跟野火肆虐有關系。由于冰雪提早融化,森林地帶變得更乾燥,而且乾燥時間變長,增加了起火的可能性。
從19世紀初開始,花栗鼠、老鼠等動物就開始向高處遷徙。研究發現,這些動物之所以向更高的地方遷徙,可能是因為全球變暖導致它們的棲息地環境發生變化。棲息地環境的改變還威脅著北極熊等極地動物,因為它們棲息的冰層在慢慢融化。
普通登山者可能留意不到,由于山頂的冰雪融化,阿爾卑斯山和其他山脈的高度在過去一個世紀中都經歷了緩慢的回彈過程。幾千年來,這些冰山長期壓著地表,導致地表受到壓制。隨著冰川融化,壓在地面上的重量得以減輕,地表慢慢回彈。由于近年來全球變暖加速了冰川的融化,這些山脈回彈的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