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移動董事長 王建宙
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認為目前數字技術并沒有被充分利用,并表示他本人有五部手機。[詳細]
大連萬達董事長 王健林
王健林向和訊網表示,商業地產受調控可能性不大,任何國家都不會不讓人有商店開、有商鋪買。[詳細]
建設銀行董事長 郭樹清
期望監管層更多地使用加息這樣相對溫和的手段進行調控,盡量少使用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這樣的強力措施。[詳細]
達沃斯熱詞
歐債危機 話語權 美債 歐美二次探底 下個四萬億民營企業融資難 走出去
信心 可持續增長 貨幣超發 失業
創新驅動 深化改革 低碳戰略機遇期
環保節能 企業價值 限購 中小企業
改革開放太陽能 市場經濟成品油價
通脹 新興市場 核電 藍色發展戰略
和訊達沃斯系列策劃
策劃之一:告別“急之國”
唯GDP主義盛行,各領域充滿“大躍進”思維,中國,您是該放慢腳步了。[詳細]
達沃斯釋放宏調微轉信號
溫家寶總理在達沃斯開幕式上的致辭,明確了下一步宏調的首要目標仍是抗通脹。[詳細]
朱民:購買歐債不等于打白條
朱民向和訊網表示,不能將購買歐債簡單理解為打白條的行為。[詳細]
>>更多獨家對話
- 成思危:美國應該接受中國債轉股
- 盤石CEO田寧:90%中小企網站不符合網絡營銷需求
- 紅孩子CEO徐沛欣:將顧客群延伸到年輕女性
- 建行郭樹清:央行調整貨幣統計口徑不影響銀行業務
- 渣打關家明:人民幣離岸交易發展太快或將縱容炒賣
- 美克馮東明:產業轉移與經濟繁榮與否并無緊密關系
- 《財經》總編輯王波明:國際板任何時候出臺都適合
- GE能源溫躍忠:GE在中國風電市場還有很大空間
- 青啤孫明波:以最高價進軍歐美市場
- 安永彭樂庭:中國在未來三至五年將越來越好
- 玖龍紙業張茵:貨幣緊縮對大企業影響不大
- 馬凱集團李震:企業難以扭轉消費者不認國貨心態
- 泰達許立凡預測房價:核心地段不降反升
- 大連鵬生孫明楠質疑大力發展保障性住房
- 環交所梅德文:碳市場將為中國崛起做出獨特貢獻
>>更多精彩言論
達沃斯論壇指南
重磅聲音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
中國有能力保持較快發展。[詳細]
達沃斯論壇主席施瓦布
中國能進一步推動全球增長。[詳細]
和訊第一線
微觀達沃斯
遠東控股董事局主席蔣錫培
只要有需求有效益就是機會。[詳細]
外經貿大學副教授李長安
達沃斯,信息交流的舞臺。[詳細]



-
人大原副委員長成思危
全球未衰退,歐洲不會先于美國復蘇。[詳細]
-
商務部前副部長魏建國
關注經濟增長質量已經晚了10年。[詳細]


-
可再生能源專家秦海巖
以市場化定價風電比煤電要便宜得多。[詳細]


-
建設銀行董事長郭樹清
建行中小企業和個人業務比重將由目前的30%多提高到50%。[詳細]
-
小摩中國業務主席李晶
明年或后年經濟大環境改善后,A股市場才會有良好的表現。[詳細]
-
青島銀行董事長郭少泉
青島銀行將抓住國家藍色發展戰略,暫不考慮入京滬。 [詳細]
-
天津OTC總經理王建東
柜臺交易市場掛牌的是成長性企業,個人投資者難承受風險。[詳細]
-
大商所副理事長曲立峰
如果不能直正理解套期保值,期貨市場的功能就會打折扣。[詳細]


-
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
科技不斷發展是解決目前危機的手段。[詳細]
-
大連萬達董事長王健林
商業地產受調控可能性不大。[詳細]
-
天津泰達董事長許立凡
核心地段房價不降反升,郊區樓盤會大幅下降。[詳細]
-
網秦科技副總裁蔣毅威
今年上半年所發現的智能手機安全威脅遠遠超過過去五年。[詳細]
-
奇虎360總裁齊向東
國內傳統中小企業面臨融資難、成本上升、產品滯銷三大困局。[詳細]
-
泰達建設總經理華志忠
未來房價不會暴漲也不會暴跌,只會出現小幅波動。[詳細]
-
小商品城董事長金方平
中小企業出現倒閉是正常的,市場經濟肯定要更新換代。[詳細]
-
中環電子總經理張旭光
電子元器件行業,未來在節能環保領域會有很大的發展機會。[詳細]
-
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王永
中國目前的誠信體系部分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詳細]
-
西安盛況軟件總裁陳曦
中國中小游戲企業面臨融資難。[詳細]
-
中坤投資董事長黃怒波
不要指望房價真降,要買房就趕快。[詳細]
-
財經雜志總編輯王波明
國際板的出臺需要政策方面的配合。[詳細]
-
GE能源副總裁溫躍忠
GE在中國風電市場還有很大空間。[詳細]
-
大連路明董事長肖志國
LED的行業問題是缺乏核心技術。[詳細]
-
北京環交所總裁梅德文
碳市場將為中國崛起做出獨特貢獻。[詳細]
-
鵬生董事局主席孫明楠
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國家應把貨幣政策稍微放開一點。[詳細]
-
美克投資董事長馮東明
產業轉移與經濟繁榮還是衰退并無緊密關系。[詳細]
-
貝恩公司合伙人韓微文
企業走出去要做好全方位準備。[詳細]
-
盤石信息技術CEO田寧
90%中小企網站不符合網絡營銷需求。[詳細]
|
![]() |
|
|
|
|
|
|
|
溫家寶:發展必須依靠改革開放 [實錄]
溫家寶表示,中國將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堅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增強可持續發展動力。[詳細]
開幕全會介紹
主題: | 歡迎辭及開幕全會 |
時間: | 9月14日 |
地點: | 大連 |
內容: | 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 溫家寶 致開幕辭 世界經濟論壇執行主席 施瓦布 大連市市長 李萬才 致歡迎辭 |
溫家寶:歐美金融政策應負責任 [實錄]
溫家寶表示,歐美應該及時果斷地采取負責任的財政和金融政策,盡快推進政策調整和體制改革,減少財政赤字,減輕債務壓力。[詳細]
開幕全會介紹
主題: | 溫家寶與企業家對話與交流會 |
時間: | 9月14日 15:30-17:00 |
地點: | 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達沃斯廳 |
主持人: | 世界經濟論壇主席 施瓦布 |

魏建國:中國應盡快解決通脹問題 [實錄]
魏建國表示,美國很可能提出第三次量化寬松政策,這實實在在是世界經濟的一場災難。[詳細]
論壇介紹
和訊之夜:變局下的中國策 |
時間:9月13日 17:00 - 21:00 |
嘉賓:商務部前副部長魏建國 東北財經大學校長 李維安 東北財經大學教授 劉鳳琴 大連商品交易所副理事長 曲立峰 等嘉賓 |
劉積仁:醫療業應提供低成本服務 [實錄]
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表示,顛覆性創新對于我們這樣的企業來說,是要挖掘開發出新的市場空間,提供低成本服務。[詳細]
分論壇介紹
主題: | 支持變革性創新 |
時間: | 9月14日 10:45-11:45 |
地點: | 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達沃斯廳 |
嘉賓: | 6人 |
高紀凡:太陽能有望成主力能源 [實錄]
天合光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在分論壇:開辟低碳增長之路上表示,太陽能在2015年會成為很多國家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詳細]
分論壇介紹
主題: | 開辟低碳增長之路 |
時間: | 9月14日 12:00-13:00 |
地點: | 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達沃斯廳 |
嘉賓: | 6人 |
朱民:發達國家債務比08年嚴重 [實錄]
國際國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表示,和2008年比較的話,發達國家政府的資產負債表比以前嚴重多了。[詳細]
分論壇介紹
主題: | 全球金融展望:第二次大收縮? |
時間: | 9月14日 17:00-18:00 |
地點: | 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達沃斯廳 |
主持人: | 萊頓大學教授 Halberstadt |
嘉賓: | 6人 |
張曉強:十二五強調發展方式轉變 [實錄]
張曉強在論壇上表示,“十二五”規劃特別強調了要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作為主線,這是“十二五”規劃最為突出的特色。 [詳細]
分論壇介紹
主題: | 解讀中國十二五規劃 |
時間: | 9月15日 9:15-10:15 |
地點: | 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達沃斯廳 |
主持人: | 央視主持人 田薇 |
嘉賓: | 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等4人 |
孫明波:企業和社會是魚和水關系 [實錄]
青島啤酒執行董事、總裁孫明波表示,始終把企業和社會比作魚和水的關系,社會是水,企業是魚。[詳細]
分論壇介紹
主題: | 重新思考企業的角色 |
時間: | 9月15日 10:45 - 11:45 |
地點: | 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達沃斯廳 |
主持人: | WEF首席商務官 顧潤賀 |
嘉賓: | 6人 |
于汝民:中國不應以消費拉動發展 [實錄]
天津港董事長于汝民稱,制約中國今后長期發展的是資源和環境的問題,不能夠再走那種以消費拉動經濟發展的路。[詳細]
分論壇介紹
主題: | 新的增長等式:從更少獲得更多 |
時間: | 9月15日 12:00-13:00 |
地點: | 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達沃斯廳 |
嘉賓: | 6人 |
Richard:資源國有化是未來趨勢 [實錄]
Richard表示,在昨日分論壇討論中,多數小組成員覺得資源國有化會是未來趨勢,至于國有化好不好,大家共同的答案是不好。[詳細]
分論壇介紹
主題: | 企業如何應對一個資源匱乏的世界 |
時間: | 9月15日 14:15-15:15 |
地點: | 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達沃斯廳 |
嘉賓: | 6人 |
金鐘勛:商業化過程應關注智能化 [實錄]
美國安泰保險集團董事長Mark Bertolini表示,在商業化過程中非常要關注的一點就是怎么樣能夠實現智能化的發展。 [詳細]
分論壇介紹
主題: | 通過科學實現增長 |
時間: | 9月15日 15:45-16:45 |
地點: | 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達沃斯廳 |
主持人: | 《技術評論》總編 Jason |
嘉賓: | 6人 |
劉連舸:前沿市場經濟處初級階段 [實錄]
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劉連舸表示,前沿市場總體經濟水平,發展的水平,又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 [詳細]
分論壇介紹
主題: | 不僅局限于金磚四國論壇 |
時間: | 9月15日 17:15-18:15 |
地點: | 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達沃斯廳 |
主持人: | 湯森路透社中國區董事長 David |
嘉賓: | 6人 |
王建宙:CIO應有足夠授權 [實錄]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建宙在論壇上表示,CIO應該有足夠的授權讓,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好的負責自己的工作。 [詳細]
分論壇介紹
主題: | 數字亞洲 |
時間: | 9月16日 09:15-10:15 |
地點: | 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達沃斯廳 |
主持: | 福瑞斯特董事長 George |
嘉賓: | 5人 |
成思危:中國三分之一地方政府有債務問題
成思危表示,根據中國地方各審計署統計,中國地方債務規模為10.7萬億,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政府都有問題。 [詳細]
分論壇介紹
主題: | 可持續性新領軍者 |
時間: | 9月16日 10:45 - 11:45 |
地點: | 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達沃斯廳 |
嘉賓: | 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思危 |
創新工廠董事長兼CEO李開復 等 |
馬蔚華:傾力開拓移動網絡市場 [實錄]
招商銀行行長兼CEO馬蔚華表示,網上銀行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也是銀行傾注全力應該開拓的市場。 [詳細]
分論壇介紹
主題: | 新的消費前沿 |
時間: | 9月16日 10:45-11:45 |
地點: | 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達沃斯廳 |
主持人: | 商業社會責任協會總裁 Cramer |
嘉賓: | 招行行長兼CEO 馬蔚華等6人 |
英前首相:美勿過分關注自身利益 [實錄]
布朗稱,美國不能再過多地關注自己的利益,必須更多地持全球視角,與世界各國相互協作,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全球問題。 [詳細]
分論壇介紹
主題: | 全球經濟治理 |
時間: | 9月16日 12:00-13:00 |
地點: | 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達沃斯廳 |
主持人: | BBC全球新聞主播 Nik Gowing |
嘉賓: | 3人 |
馬進華:要給老年人平等就業機會 [實錄]
馬進華表示,我們在聘用員工的時候,老年人也可以參與到招聘當中去,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競爭。[詳細]
分論壇介紹
主題: | 應對人口問題 |
時間: | 9月16日 14:15-15:15 |
地點: | 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達沃斯廳 |
主持人: | 萊頓大學教授 Halberstadt |
嘉賓: | 5人 |

- 9月16日
- 9月15日
- 9月14日

8月31日,在大連海關隸屬機場海關兩名關員全程"護送"下,一架警用直升機從北京順利抵達大連海關監管區,用于執行9月14日-16日在大連舉行的全球夏季達沃斯論壇的巡航任務。 [詳細]
|
|


速度慢下來:快慢絕非“要害”
中國正跨過經濟發展模式轉型這個坎,如何跳好龍門是關鍵,增長速度不能反映經濟質量。過去經濟增長主要靠低素質勞動力貼牌生產形成的出口導向,現在這樣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必須轉到擴大內需上。現在的轉型主要是從更深層次上進行改革。[詳細]
結構穩起來:別再“拄拐杖”
政府主導型增長方式加劇投資與消費的突出矛盾。中國的消費力,尤其是居民的消費力逐年走低,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能不能在“十二五”時期扭轉消費下降趨勢,初步形成消費主導格局,這既是轉變經濟方式的成敗所在,也是改革的重點所在。[詳細]
體制順起來:以更大決心推進改革
目前改革動力不足的原因,恐怕正在于改革的進展不足,形成了某些頑強地不肯退出的既得利益。推進改革勢必遇到來自既得利益等種種阻力和障礙。經驗表明,改革需要有“頂層設計”和實施方案,而不是一些零碎的、個別的政策調整。轉型成敗,在此一舉。[詳細]
欠賬補起來:養老等社會保障要跟上
即使目前中國仍處于緩慢老齡化化時期,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已經不堪重負,更不可想象它將如何應對未來二三十年的快速老化時期。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建議,國家財政以外匯轉移支付方式,解決國內住房、教育、養老等民生領域欠賬問題。[詳細]

|
![]() |
|
|
|
|
|

若歐美二次探底,中國再來4萬億?
外資投行認為,如果歐美二次探底,中國將不得不采取一定的刺激政策,但即使歐美衰退與2008-2009年一樣嚴重,中國新一輪刺激政策在規模上不應也不太可能超過上一輪的一半。上一輪刺激政策規模實際上遠遠不止4萬億。[詳細]
以破釜沉舟之志加快轉型,拉內需?
事實上,歐美債務危機為中國加速經濟轉型提供倒逼壓力:當前中國的經濟增長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轉變過程中,歐美的債務動蕩促使中國經濟加速擴大內需,完善社會保障等體系,放松管制以激發市場活力。[詳細]
迎接一次結結實實的硬著陸?
1998年東南亞硬著陸,GDP出現兩位數下滑,貨幣貶值30%至50%。但隨后的改革為該地區的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沒有硬著陸就不會改革,沒有改革,整個地區的經濟肯定遠不如當前。韓國是典型例子。[詳細]
放寬資本項管制,消除外儲被動積累?
盡管美歐經濟都存在諸多問題,但由于當前人民幣不可兌換,仍然無法取代美元和歐元的地位,短期來看并沒有萬全之策。而從長期來看,放寬資本項管制,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才是應對歐債危機最為積極的方式。[詳細]
人民幣匯率一次性大幅升值?
如何避免“熱錢”流入是大問題,其中一種解決方式是一次性升值,然后引入爬行區間浮動匯率制度。這會使人民幣既有上升也有下降可能,可借此打擊投機。“中國不大可能這么做,因為他們非常謹慎。”索羅斯說。[詳細]
逆風而行,趁機大舉收購歐洲資產?
歐盟各國目前普遍很“缺錢”,歐債價處于低位,同時希臘等高負債國家將出賣國有資產變現抵債,西方歷史上最大的國有資產甩賣行動即將開始。而中國卻“不差錢”,可以趁這個機會大舉進入歐洲市場。[詳細]

中等收入陷阱:貧富分化 矛盾突出
中國的經濟正在逐漸耗盡基本生產方式轉移所帶來的收益,加上中國還面臨著其他的挑戰,比如環境的惡化,貧富差距的拉大,過度使用資源以及碳排放過量等。如果不進行根本性、結構性的改變,中國可能會落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從而加劇全球的增長困境。[詳細]
老齡化:危機將至 中國人口紅利將失
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在過去的30多年中收獲了巨大人口紅利的國家,當老少人口關系逆轉,人口紅利開始消退,將意味著什么?而這樣的變化又是從何而來,向何而去?人未富,身心已老。舊的優勢正在遠去,新的優勢卻還沒有建立起來。中國人活得相當疲憊。[詳細]
模式危機:投資驅動、外貿導向難持續
中國近30年的高速增長,與投資息息相關。然而當前,主要靠投資,尤其是政府投資驅動的增長,其可持續性值得懷疑。中國經濟結構不合理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始終存在。金融危機使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經濟結構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詳細]
改革開倒車:30多年成果或毀于一旦
中國能否加快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關鍵在于能否真正推進全面改革,沒有體制與機制上的重大突破,發展方式的轉變依然會舉步維艱,更談不上加快根本性的轉變。下一步的改革,包括大力推進國有經濟改革、建立基本社保體系、實現政府自身改革等。[詳細]
資源環境困局:損耗巨大 代價慘重
只見其“功”在當代,不管其貽害千秋,實際上是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思維模式在發展經濟。忽視環境風險,固步于已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生產方式,容不下更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方式,恐怕這才是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首先要克服的“頑疾”。[詳細]
思想危機:“大躍進”思維呈蔓延之勢
長期以來,追求速度的熱情一直左右著中國主流意識,對速度的過分樂觀情緒遠遠蓋過了小心謹慎的心理。而這種意識發展到極至就是1958的“大躍進”。速度決定了一切,速度等于政績,速度就是能力,而忽視了過分追求速度所帶來隱患。[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