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漢辭
“啪”,燈亮了,蓉蓉有些恍惚,“電影院是黑的,但往往在黑暗中,我們才有勇氣走一趟內心深處沉默但無法湮滅的自由之路”。
看電影,是蓉蓉的跨年方式,這次她選擇了《地球最后的夜晚》。因為女神湯唯的魅力以及前期營銷的成功,該片預售額破億,上映兩天,票房就達到了2.68億,成功助攻電影總票房完成任務。
根據“貓眼電影”的數據,2018年12月29日17時05分,2018年中國電影總票房正式突破600億大關,創下中國電影年度票房歷史新高。業內人士分析,在這張600億的成績單中,國產片表現亮眼,票房占比不僅超過進口片,且創下歷史新高,算是在寒冬里送給從業者和影迷的一份新年禮物。
爛片往往慘敗而歸
“600億的確給人一些信心,但對投資者而言,則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賺得盆滿缽滿,有的可能是血本無歸。”影視產業天使投資者周凱旋認為。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公開信息梳理發現,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榜前十影片中,現實題材的影片居多,比如票房冠軍《紅海行動》,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同時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的故事,票房為36.5億;加上《唐人街探案2》(33.97億)、《我不是藥神》(31億),三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票房均超過30億。
更為喜人的是,若以業界估算的投資成本計算的話,這三部影片的收益頗豐。
曾有報道稱《紅海行動》投資成本在6億,按照國產電影片方和影院的分賬比例,(43%:57%),投資方的凈利在6億左右;《我不是藥神》制作加宣發成本在1.2億左右,因為低于《紅海行動》6億和《唐探2》5.5億,使得《我不是藥神》以凈利約10億登上年度最賺錢電影寶座。
“因為投資成本是商業秘密,排名前十的影片未必是最賺錢的電影,但有三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30億,這樣的集中度在近些年并不多見,說明什么呢?一方面是電影產業的市場還是很大的,另一方面觀眾的審美度在提升,對影片質量有要求。爛片就是爛片,市場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懲罰!敝軇P旋表示。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從票房上看,去年多部備受期待并是高投入的影片票房表現并不佳。
比如古裝魔幻大片《阿修羅》,這部由梁家輝、劉嘉玲等大咖主演的大片,上映三天后即宣布撤檔停映,票房不到5000萬元。該片耗時6年,投資7.5億,加上宣發費用,預估總投入可能在8億~8.5億之間。若按照5000萬元票房計算的話,該片凈虧8億元左右。
另一部被市場期待的《西游記女兒國》,卡司陣容強大,又在春節檔上映,票房卻慘不忍睹。反觀之前兩部電影的成績,《西游記大鬧天宮》票房10.44億,《西游記三打白骨精》票房11.98億。可見同樣系列,不一定帶來票房保障。如按照業界估算的制作成本在6.5億(加上宣發成本),這個數字與票房不相上下,如此,片方分賬票房2.6億,凈虧損可能在4億左右。
同樣逃不過“系列不過三”魔咒的還有《歐洲攻略》,該片是“攻略”系列電影的第三部,由梁朝偉、吳亦凡、唐嫣主演。該片投資約3億,片方分賬在5400萬元左右,凈虧損約為2.5億。
引發業界思考的是,此三部影片評分都不高,均在5分之下。
“盡管投資成本沒有具體數據,賺錢與虧算也只是估算而已,但可以得出一個相對冷靜的結論,就是爛片肯定是不好賺錢的,所以,制作好影片已是我們經常探討的內容,大家還是少了許多浮躁與急功近利之心!敝軇P旋希望從市場表現不佳的影片研究中找到更多信息。
利好政策促進電影發行整合
投資人研究失敗案例的價值更多從控制一部影片的風險成本出發,因為電影投資依舊是一些專業投資者關注的重點文化產業細分領域。而在成本控制中,對政策研究也是這些投資者近期的工作重心,因為近日利好政策的出臺。
去年12月25日公布了《進一步支持文化企業發展的規定》,規定稱:對電影制片企業銷售電影拷貝(含數字拷貝)、轉讓版權取得的收入,電影發行企業取得的電影發行收入,免征增值稅。
“電影發行的收益雖然不高,現在所占票房比例在10%左右,但這部分收益一般比較穩定,這也使得前幾年制片公司多有此項業務。但2018年起,多家電影公司已經開始調整收縮自身發行業務!辟Y深電影人王璐透露。
這背后主要是因為在市場遇冷、行業調整時期,發行團隊的公司或者中小型發行公司“很難拿到片子”。
“在行業不算太景氣的時候,很少有公司可以像過去一樣養起一支這么多人的發行和地推團隊,為長久考慮,一些電影公司縮減該項業務也在情理之中。這也預示著未來一段時間,在影片投資成本整體控制的情況下,發行行業一定也需要整合。”周凱旋認為。
在好萊塢,六大發行公司掌握的主要發行渠道就占據了超過75%的市場份額。反觀國內,2017年排名前十五的民營公司票房占有率為87%,這意味著發行業的整合還將繼續。
目前國內的發行陣營大致分為四種,一種是有制片能力的影視公司,如中國電影、華誼兄弟(300027,股吧)、光線傳媒(300251,股吧)等;二是在行業擁有深厚資源積累的專業發行公司,如聯瑞影業、聚合影聯等;三就是聚合院線的發行聯盟,如五洲發行、四海發行、國影縱橫等;除此之外,新崛起的互聯網發行,包括貓眼微影視、淘票票,以及騰訊影業、阿里影業等。
而利好的稅收政策在某種程度上更是加快了這種整合速度。
比如,中影和華夏作為傳統國有發行公司,擁有壟斷性資源,其地位暫時不可取代。2017年中影集團主導或參與發行國產影片410部,累計票房119.48億元,占同期全國國產影片票房總額的43.86%;發行進口影片109部,票房150.32億元,占同期進口影片票房總額的62.54%。
其他一些發行公司多是涉及影視行業全產業,在稅收政策中,則是此消彼長狀態。“當然,民營企業機會還有許多,就是投資國有企業”。周凱旋分析認為。上述文件明確表示,在國家許可范圍內,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文化產業,允許以控股形式參與國有影視制作機構、文藝院團改制經營。
“影視寒冬的現實并不骨感。”王璐認為,電影是需要匠心的,只要有匠心,好的政策會將影視產業助推到大家期望的高度。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