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慶近日破獲了一起特大薦股詐騙案,154人嫌疑人被抓獲,其中84名嫌疑人被警方用四輛大巴車從廣西桂林押解至渝,這一詐騙團伙以薦股為名,實施網絡電信詐騙,受害者眾多。
這并不是近期的第一起薦股詐騙案,據不完全統計,一個月來,共有四起相關案件,抓獲薦股“騙子”284人,其中年齡最小的“騙子”僅18歲,做一單“提成”50元,而受損失的投資者遍布全國,涉案金額暫無法估量。
A股的1.4億投資者可要長點心,在弱市經受市場調整已讓不少人身心俱疲,可別上了“薦股”詐騙的當,得不償失。
套路一:偽造股票收益截圖,騙投資者交納"信息費"
這起詐騙案發生在重慶,犯罪團伙以“免費薦股”名義實施詐騙,警方1月5日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54名,其中84名嫌疑人被警方用四輛大巴車從廣西桂林押解到渝,凍結涉案資金逾1000萬元。
2018年3月,重慶云陽縣公安局接到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指令,一詐騙團伙以薦股為名,實施網絡電信詐騙,受害者眾多。該案被列為公安部部督專案。云陽縣公安局迅速成立專案組,先后轉戰廣東、廣西、江蘇、浙江等省市,開展調查取證工作。
歷經10個多月調查,專案組掌握了團伙的犯罪證據,并最終鎖定嫌疑人身份和窩點,隨即組織精干警力赴廣西桂林,與當地警方聯合開展集中抓捕行動,當場抓獲嫌疑人154名,查扣作案用電腦硬盤、手機、銀行卡及詐騙話術模板等物品,凍結涉案資金1000余萬元。經甄別排查,2018年1月3日,專案組將84名嫌疑人連夜押解回重慶云陽,其余嫌疑人已移交廣西桂林警方處理。
![]() |
員工用公司提供的股民信息,采取主動給客戶打電話、加微信,編寫話術模板,偽造股票收益截圖,虛構公司有專業股票分析團隊指導,公司資金雄厚可拉升股票,能讓受害人在短時間內獲得高額收益等虛假事實,用免費薦股的方法層層引人入局,誘騙受害人支付980元、9800元、16800元、26800元等金額不等的“信息費”,以獲得公司推薦股票、指導操作的服務。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套路二:冒充美女專盯中年男士,誘騙"投資"
安徽省宿州市蕭縣公安局12月底破獲的一起網絡炒股詐騙案,涉案金額1000余萬元,抓獲詐騙嫌疑人73名。
這起案件有一顯著特點,即在微信上冒充美女,專盯中年男士,誘騙“投資”。2018年3月,宿州市蕭縣居民靳某在微信上認識一個名為“海棠”的女子,兩人就炒股話題相談甚歡。在兩人熟識后,“海棠”向靳某推薦港股,引導其進入炒股的網絡直播間,并向靳某介紹炒股分析師、炒股軟件客服等。
在“海棠”的誘導下,靳某下載安裝指定的炒股軟件,并按照分析師和軟件客服的要求,陸續向對方提供的銀行賬戶匯款進行投資。靳某先后轉賬70余萬元到股票賬戶后,投資屢屢虧損,想抽身提現卻發現無法提現。當他再聯系“海棠”時,發現該人已不知所蹤。
經專案組偵查,“海棠”真人是江西贛州某貿易有限公司的一名男性員工。該公司是一個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手法嫻熟的詐騙團伙,涉及眾多社交賬號和平臺,且交易手段隱蔽。該團伙通過購買個人信息或微信“搖一搖”“探探”等社交軟件,篩選出有一定資產的中年男士作為詐騙對象,再用經過包裝的女性賬號主動添加詐騙對象為好友,通過一段時間的聊天取得對方信任后,誘導其“投資”。
8月24日,在江西警方的配合下,蕭縣警方將70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現場扣押涉案電腦76臺、涉案手機100余部,凍結贓款190余萬元。近日,抓捕民警分別趕赴福建廈門和福州,將制作炒股軟件的黃某、劉某、張某抓獲歸案。
據犯罪嫌疑人交代,該詐騙團伙內部分為7個詐騙小組,每組都有女組員專門與詐騙對象進行語音、電話聊天,從開始接觸到實施詐騙有3個月至4個月的經營時間。2017年10月以來,該團伙詐騙近50人,涉案金額1000余萬元。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套路三:交會費加"薦股群",50人中49人是騙子
這是12月中旬破獲的案件,重慶市公安局南岸區分局主導,該局在重慶市反詐騙中心的指導下,打掉一個以“薦股”為名義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36人,扣押作案手機100余部、硬盤50余臺。
經過4個月縝密偵查,專案組民警逐步查明了以朱某偉為首的“薦股”詐騙團伙的組織架構:朱某偉等人在廣東省佛山市租賃寫字樓,成立“百利科技有限公司”,招募向某明、董某媛和黎某等人為組長,聘用朱某帆、劉某宇、宋某等人為業務員,通過在網絡“薦股”的方式,實施詐騙,受害人遍布全國各地,人數超過200人,初步凍結贓款已超200余萬元,涉案金額預計更多。
據辦案民警介紹,該犯罪團伙分為老板、組長、業務員三個層級。老板主要負責公司注冊、場地租賃、提供設備和工作微信、制定相關行騙話術、招聘人事及贓款分配;組長負責培訓員工,并在客戶群里裝扮老師、操盤手、帶單;業務員負責通過老板提供的號碼資源和工作微信號添加客戶,利用話術引誘受害人落入陷阱。
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法為:被害股民被業務員主動加好友,該業務員聲稱有股票專家和操盤老師指導購買股票,繳納會費后可享受每天牛股推薦信息,讓會員炒股賺錢。受害人繳納1680元不等的會費后,所謂的“炒股專家”就向受害人傳授“炒股秘籍”,并推薦一些“牛股”,并附上該“牛股”的盈利截圖,騙取受害人信任。但受害人買進所謂的“牛股”后,絕大多數人面臨的都是慘重的損失。
經調查發現這些所謂的“牛股”均是嫌疑人編造的虛假信息。而為了避免受害股民發覺騙局的存在,嫌疑人均以股市行情不穩定,建議炒期貨等,引誘受害人進一步進入犯罪嫌疑人設定的更深陷阱,被騙金額也越來越大。此外,業務員還會將受害人拉進一個股票交流群,冒充其他股民“安撫”炒股虧損的受害者。
辦案民警說:“對每一個受害人,他們都會建一個這樣的群,成員一般有四五十人。但群里只有一個是真正的股民,其他的都是騙子,一個業務員會注冊多個微信賬號扮演不同的人。”
據了解,犯罪嫌疑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基本都不具有分析、推薦股票的相關知識和能力。該團伙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8歲。據嫌疑人交代,業務員的薪水由兩三千元的底薪加提成構成,每“做成一單”,業務員可提取500元;每名組長手下有若干業務員,組長每單可提取50元。
套路四:網絡直播間薦股,得手后拉黑投資者
12月初破獲的這起案件,正是利用了現在大火的網絡直播平臺薦股,以達到詐騙的目的。
高某是一名投資者,時常在網絡上學習炒股知識。2018年3月,一名女網友主動添加高某微信,向高某推薦炒“恒生指數”股票,并把高某拉入一微信群。群內有“薦股大師”“刀鋒”發布自己成功預測走勢的消息,群內亦有“股友們”把“刀鋒”說的神乎其神,并在群內曬出自己參與交易并賺錢的截圖。鼓動之,高某在群內提供的網絡平臺上開戶進行交易。
此后,“刀鋒”經常在網絡直播間開直播,講解大盤走勢,推薦“恒生指數”股票。在他的“指導”下,高某很快“盈利”,并繼續投入大量資金。當后續出現“虧損”情況時,“股友們”又以“大盤不穩定”、“扳回本金”為由,紛紛勸說高某繼續投資。直至最后“刀鋒”突然退群并且關閉了網絡直播間,高某被踢出微信群,先前的女網友也將他拉入“黑名單”。前后共損失了幾十萬元人民幣的高某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遂向上海市公安機關報案。
經查,犯罪嫌疑人熊某等人注冊成立電子商務公司,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虛假證券交易,并通過網絡直播間非法薦股實施詐騙。上海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21人,涉案金額800余萬元,該犯罪團伙到案后對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上述四起案件都是在近一個月內破獲的,共有284人被抓,涉案金額尚不明確。
套路五:QQ群冒充分析師,誘導投資新品種
除了上述套路以外,還有以下多種常見形式:
一是拉人加入薦股交流群。不法分子通過投放網絡廣告、分享微信朋友圈等方式開展虛假不實宣傳,以免費推薦“牛股”“漲停股”等吸引投資者加入薦股微信群、QQ群。薦股微信群、QQ群中往往有所謂“老師”“分析師”引導交流炒股心得,賣弄炫耀炒股業績。
二是誘導參與新品種投資。在推薦的“牛股”不靈后,不法分子便以“股市行情不好”“炒股利潤率低”等理由,向投資者推薦外匯、貴金屬、石油、郵幣卡、大宗商品,或者境外指數等新型投資產品,號稱這些新投資品種具有投入低、收益高、交易靈活方便的特點,適合普通人投資或與股票進行組合投資。微信群、QQ群內的“托兒”則偽裝成投資者現身說法,上傳交易盈利截圖,吹噓獲利豐厚,誘導其他投資者下載交易軟件或APP注冊開戶,并入金參與交易。
三是設計種種套路詐騙投資者資金。這些新品種大都實行杠桿交易,有的杠桿高達數十倍甚至上百倍,行情稍有波動便造成大幅損失;有的交易平臺或其展業機構以“喊單”等手段引導投資者頻繁交易,賺取高額手續費;有的平臺故意反向“喊單”,導致投資者迅速虧損、爆倉;有的平臺以更換“高級老師”幫助投資者挽回損失為由要求追加資金,導致虧損進一步加劇;有的在投資者資金損失殆盡發現上當受騙后,即把投資者拉黑或踢出交流群。這些交易平臺有的是與投資者對賭,投資者的虧損就是交易平臺及其會員等展業機構、營銷人員的收入。有些交易平臺實行虛擬交易,其交易走勢圖(K線圖)復制境外市場以往行情,由不法分子通過后臺操控,投資者一旦參與交易大都血本無歸。
證監會多次提醒廣大投資者,請選擇合法正規金融機構進行投資交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請擦亮雙眼,提高警惕,不要因一時貪念參與非法證券期貨投資交易,造成財產損失;一旦發現自己受到此類非法證券期貨活動侵害,請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舉報或者向公安機關報案。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