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人民幣中間價上調349點至6.7560創2018年7月19日以來新高。
進入2019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在短期內持續走高,從原來的6.9一線,快速反彈至6.75一線,不僅暫別了破7關口的風險,而且人民幣這樣的走勢也大大出乎人們的預期。
人民幣匯率走高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美國國國債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差不多是GDP的1.1倍,而通常在和平時期,美國國債超過GDP的60%是警戒線,再加上特朗普現在又開始大規模減稅。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擔心美國的財政赤字已經不可持續,美國國內早晚會發生經濟危機。
第二,市場預期美聯儲加息頻率會有所下降。上周三,美聯儲公布的2018年12月議息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對于進一步加息的態度更加謹慎,還指出美聯儲對進一步收緊政策保持耐心,進而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降低,繼而打壓美元指數。
第三,中國央行正在借美元指數走弱契機,引導人民幣中間價上行,意圖讓人民幣匯率雙向寬幅震蕩,讓人們擺脫對人民幣單邊上漲或下跌的預期。
顯然,目前人民幣匯率大漲不太可能,因為國內經濟目前下行壓力較大,但是大跌的可能很小。央行手拿3萬億外儲,以及包括逆周期因子在內的各種人民幣匯率管理工具。
盡管,人民幣匯率上漲,但這樣的上漲是因為美元指數持續走軟的原因,國內經濟形勢并沒有明顯好轉,所以,現在很多網友提出,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貶值預期已經緩和了,2019年央行會降息嗎?
通常我們所稱謂的央行降息有二個;
一個是調降短期逆回購、MLF的資金利率,二個是調降人民幣存款的基準利率。
我們認為,2019年央行上調逆回購、MLF利率的可能性很大,因為控制中短期利率,就是遏制投機性風險,防止資產泡沫膨脹。但同樣,央行調降存款基準利率的可能性也不大,這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首先,若降基準利息反而對人民幣匯率不利。因為調降基準利息就是向市場宣布,央行的貨幣政策要全面寬松,這等于給市場一個人民幣貶值的大好預期。
正因為降息的威力太大,央行才不會輕易使用,所以才會頻繁通過逆回購、MLF等貨幣管理工具,對市場上的流動性進行預調、微調。
此外,目前中美短期國債利率已形成倒掛態勢,就是美國1年期國債利率高,而中國同期國債利率反而低,這意味著中國的無風險利率比美國更低。
如果中國現在進一步降息,那么中美利差將進一步擴大,這會導致大量的資本流出中國。不利于中國經濟和金融的穩定。
再者,中國央行現在對存貸款利率已經進行了市場化改革,之前放開了貸款利率,現在存款利率也市場化了,先放開大額存單。這意味著,雖然現在央行的基準利率1.5%,但是銀行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存貸款的利率進行調整。
更何況,現在央行的基準利率已經在歷史的底部,幾乎沒有下跌的空間。我想不到萬不得已,央行是不會降基準利率的。銀行可以自己的情況調降利率即可,央行根本不必再插手調降存貸款基準利率。
最后,央行若降息不僅降低不了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反而會增加銀行的融資成本,所以,2019年央行降息的概率很小。
因為,目前銀行存款利率已經為負,居民儲蓄意愿越來越低,如果央行降息,讓儲蓄者收益更少,那大家都會把資金去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或貨幣基金。
而銀行從理財產品和貨基上融來的資金要明顯比儲戶存款要高出不少。這無疑是加重了銀行的融資成本。
所以,即使央行想要降基準利息,各商業銀行也會因為害怕儲戶流失,而不會輕易降息。
我們認為,央行目前是要疏通社會存量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通道,而不是盲目降息。再繼續吹大國內的物價水平和資產泡沫。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不執著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