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5)
——股事
加拿大人被改判判死刑
2018年11月20日,加拿大人希倫博格因為走私毒品罪(走私冰毒222.035千克)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嗎,驅逐出境。謝倫博格不服判決,提出上訴。
12月29日,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將謝倫伯格走私毒品案發回原審法院重新審判。大連市人民檢察院補充起訴了新的犯罪事實。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對此案公開開庭審理。
2019年1月14日,同樣一個人,同樣一件事兒,同樣的走私毒品罪,同樣的法院,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加拿大籍被告人羅伯特·勞埃德·謝倫伯格走私毒品案依法進行一審公開開庭審理并當庭宣判,以走私毒品罪判處被告人謝倫伯格死刑,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雖然加拿大人謝倫伯格被改判死刑,他不是第一個在中國因販毒而被判死刑的外國人,但是,這個時點和判決過程確實令人浮想聯翩。
上訴期間,出了華為孟晚舟事件,中國對加拿大提出警告。記得當時股事在文章中就說,這次中國要對加拿大的行為出手了,緊接著就是一個加拿大人因間諜罪被逮捕。
但是加拿大除了同意孟晚舟保釋外,仍未釋放孟晚舟,對是否引渡也未作明確表態。
現在中國繼續施壓,通過對加拿大罪犯的改判,從15年有期徒刑改判死刑,這已經傳遞出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
之前英國公民阿克毛因為攜帶4公斤海洛因入境被判處死刑,當時英國首相布朗親自出馬求情。如今加拿大人被該判死刑,想必對加拿大的觸動是很大的。同時也傳遞出一個信號,就是只要加拿大膽敢引渡孟晚舟、只要加拿大一日不放人,中國就會不斷對加拿大施壓,不排除今后會加碼經濟制裁。
謝倫伯格被判死刑后,加拿大總理馬上表態,表示“急切關注”,號召其他國家和有人共同來關注。
外貿數據異常,12月進出口雙雙驚現負增長
中國12月進口同比下滑7.6% 創2016年7月以來最大降幅,進出口增速雙罕見出現負增長。
中國12月進口同比-7.6%,預期 4.5%,前值 3%,創2016年7月以來最大降幅;出口同比-4.4%,預期 2%,前值 5.4%,創2016年12月以來最大降幅。
2018年四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8.8%,較三季度同比增速也有所回落。
受到中國貿易數據的影響,昨天全球股市普遍下跌,歐股跌幅擴大,英國和法國主要股指跌近1%,奢侈品和科技股領跌。標普500、納斯達克、道瓊斯股指期貨均跌超1%。WTI原油下跌2%,布油跌近2%。
中國貿易數據的異常下滑,官方的表態是:外部環境復雜嚴峻,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世界經濟增長可能有所放緩,跨國貿易和投資可能受到拖累。
貿易數據的異常下滑,外部因素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但是,它還反映出了中國經濟下滑的趨勢,也可以說是中國經濟下滑在外貿上有了體現。
救經濟、穩經濟也正因為此,進口同比與工業增加值存在較強的正相關關系,經濟下行拖累進口。外貿數據充分反映了中國的經濟向下趨勢。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汽協數據顯示,2018年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352.9萬輛和237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5.2%和4.1%;2018年全年汽車總銷量報2808萬輛,為1990年來首次年度下降。2018年12月,全國乘用車產量205.5萬輛,同比下降21.3%;銷量223.3萬輛,同比下降15.8%。
作為經濟支柱之一的汽車業,做典型的制造業,出現如此大幅度下滑,尤其是12月的數據,產銷量在加速暴跌,這無疑是經濟下行和消費暴跌的反映。
股事最近一直在說,經濟是一切的核心,如果經濟保持適當的增速,則泡沫就可以維系,債務就暫時不會出問題,但經濟不行了,一切就都掩蓋不住了,就都不行了,危機也就在逼近了。
中美貿易方面
2018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為3233.2億美元,超越了2017年2758億美元的歷史最高記錄;同比增長17.2%,較2017年13%的增速明顯加速。
2018年,中國自美國進口總值1551億美元,同比增速急劇收窄至0.7%,2017年增速高達17.3%;對美國出口總值4784億美元,同比增長11.3%,較2017年的增長14.5%有所放緩。
中國12月對美國貿易順差298.7億美元,11月為順差355.4億美元。
可以看出,中美貿易明顯受到了貿易戰的影響,進出口增速都收窄,出口收窄,進口暴跌,這里更大的原因是因貿易戰。有國內企業擔心美國加征關稅而趕時間加緊出口的原因,也有預期中美達成協議中國大幅度取消關稅而暫緩進口的原因,還有就是貿易戰中國主動減少美國進口(如大豆,12月大豆進口量為572萬噸,較去年同期的955萬噸暴跌40%;2018年全年大豆進口8803萬噸,減少7.9%)的因素。
進口增速受到貿易戰和經濟因素的抑制大幅減少,出口因貿易戰因素增速略有收窄,導致對美貿易順差大幅度增長,順差額創新紀錄。但是從12月數據可看出,已經比11月的順差明顯收窄了。股事認為,中美貿易順差額,中美90天談判無論能否達成協議,在今后都將處于大幅度持續收窄的趨勢。
人民幣匯率大幅走強
人民幣最近大幅度走高,有幾個因素導致了人民幣的走強。
首先是美股暴跌、特朗普持續施壓美聯儲、美聯儲加息預期大大減弱、甚至有人預測美聯儲已經完成了最后一次加息,這些因素導致了美元指出走弱;其次是中國的經濟刺激政策,包括減稅、財政發力基建等;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中美貿易戰因美股暴跌、特朗普強硬態度轉變,而使得雙方90天談判達成協議的預期上升,人民幣破七壓力驟減。人民幣兩次逼近7的關口,都是特朗普強勢打壓美元解除了人民幣的扁直壓力,上次使得人民幣大漲一年半,壓力緩解了一年半,這次恐怕不會那么長時間,幅度也不會太大,今年下半年也許就會出現走勢轉變。
萬達今年一平米房地產也不開發
王健林在萬達集團2018年工作總結中表示,按照投資協議,萬達商業今年內要剝離所有房地產業務,一平方米房地產開發也不能有,成為徹底的商業管理運營企業。
這是繼去年萬科表態要脫離房地產業務以來,又一個地產大佬表態脫離房地產開發。
為了救經濟、穩經濟,現在管理層幾次大幅度降準,寬貨幣,使得很多人開始浮想聯翩:房地產是不是又要再次“聞雞起舞”了?
股事可以明確的告訴這些人,房地產沒戲!不要看了個別城市下調了房地產利率就認為房地產又要全面大漲,房地產泡沫又要再次大膨脹,這是不可能的,房地產泡沫早已見頂,目前是典型的開始破滅的過程,只不過管理層受不起房價大幅下跌的后果、極力冰凍房價,不要期望什么管理層再次啟動房地產來拉動經濟。
房地產已經把中國經濟逼入死胡同了,現在經濟已經不行了,房價再漲,房地產泡沫再膨脹,那將是中國經濟的萬劫不復,將是中國國運的****。
房地產行不行看看這些頂尖的、在地產行業第一線的大佬們就都明白了,房地產趨勢就一目了然了,李嘉誠也好,萬科、萬達也好,他們都非常清楚房地產十幾年的大牛市已經終結了,今后面臨的是幾十年的房地產蕭條回歸期,也是中國人口周期大拐點。
萬達一平米都不開發,我們預測今年和明年,房地產開發將繼續萎縮,房企拿地會更少,地方財政會因此減少更多的賣地收入。這對目前的積極財政政策也是個制約。
我們目前的寬松很大程度上釋放出的流動性被用于還舊債,也就是一方面要應對債務問題,一方面要應對穩經濟的問題,這就是現在為什么大手筆降準的原因,降準還將繼續成為今后的主要釋放流動性的手段。
特朗普“通俄門”再遭“麻煩”,特朗普或被迫辭職?
從1月11日開始的不到24小時內,美國《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先后爆料,聯邦調查局(FBI)對特朗普是否秘密為俄羅斯工作展開調查,以及他極力隱藏了與普京數次會晤的內容。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不少現任和前任美國官員聲稱,特朗普曾經竭盡全力隱瞞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談話細節, 其中包括至少一次拿走翻譯人員的筆記,并指示他們不要與其他政府官員討論所發生的事情。
上述媒體進一步稱,特朗普隱瞞了2017年美國前國務卿Rex Tillerson在漢堡參加的一次會議細節,直到美國國務院一名高級官員向當時的口譯人員詢問了除Tillerson主動提交的一份解讀材料之外的信息時,這件事情才被發現。
不僅如此,華盛頓郵報還報道,特朗普采取了一種“更廣泛的模式”保護他與普京的交流不受公眾監督,“甚至連自己政府的高級官員也無法充分了解他對美國主要對手之一所說的話”。
美國官員表示,鑒于特朗普的此般措施,即使在機密文件中,也沒有關于特朗普與普京面會晤的詳細記錄。
美國前總理比爾克林頓和前副國務卿斯特羅布塔爾博特表示,特朗普與普京的秘密互動“不僅是歷史上非同尋常的舉措,而且令人憤慨”。
路透社13日援引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納德勒的話稱,FBI的專業性不容置疑。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恩格爾12日也表示,將成立調查委員會,目的包括尋求從參議院獲取特朗普和普京見面的記錄,包括他去年夏天在赫爾辛基與普京舉行的一次閉門會議。
自特朗普就職以來,有關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的事件就不斷發酵。從“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弗林辭職,到聯邦調查局前局長科米被特朗普解職,而后科米在聽證會上表示司法部長塞申斯也牽涉其中,“通俄門”事件牽涉的人也越來越多。
股事在特朗普上臺伊始就寫了特朗普有可能面臨被彈劾下臺的窘境,2年過去了,現在這種可能性正在上升:
華爾街風投界傳奇人物Fred Wilson預測:前不久穆勒“通俄門”報告發布后,由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將對特朗普提出彈劾程序。2019年特朗普可能會辭職以避免自己和身邊的人遭到訴訟。由副總統彭斯接替美國總統一職。(被直接彈劾幾乎不可能,被迫主動辭職是可能的)
NBC援引消息人士稱,隨著民主黨重新控制眾議院以及檢察官對特朗普競選團隊調查的深入,特朗普對這種可能性的擔憂已經升級。特朗普的盟友認為,維系幫助其贏得選舉共和黨建制派支持對挽救他的總統任期至關重要。(已經在談論維系任期了)
特朗普的一位親密盟友告訴NBC:“總統是否犯下了可彈劾的罪行,整個問題現在取決于兩個人的證詞:David Pecker和Allen Weisselberg,他們都是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調查中的合作證人。”(意思是有通俄事實,犯下了被彈劾的罪行,關鍵在那兩個人的證詞)
媒體報道稱,特朗普私下已經開始擔心被彈劾了,他最近對身邊的人說,他對這一前景(被彈劾)感到擔憂。(特朗普已經切實的擔憂面臨被彈劾了)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股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