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經濟生活里的一切
導讀:版權事件發酵至今,視覺中國(000681)業務模式究竟是“罪不當誅”還是“罪不容誅”,是否存在維權敲詐?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記者丨譚楚丹
編輯丨朱益民
4月15日,視覺中國(000681.SH)無懸念一字跌停。
同日,倡議凈化版權市場的人民網(603000.SH)收盤價26.16元,跌0.34%。
版權事件發酵至今,視覺中國業務模式究竟是“罪不當誅”還是“罪不容誅”,是否存在維權敲詐?人民網進軍圖片市場會否一統江湖,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決定著視覺中國的生死。
視覺中國業務模式到底合不合法?
視覺中國已經吃下兩個跌停,其業務模式到底是否合法,在業內仍有爭議。
本次事件的導火索,為黑洞照片被視覺中國打上水印并進行銷售。隨后,國徽、國旗等照片被網友發現打上水印。不久,多張版權來源存疑的圖片均被視覺中國“蓋戳”。
對此,一名從事知識產權的律師向記者表示,版權,即著作權,歸屬于作者。作者可以通過許可或者轉讓的方式讓他人使用。判斷某個主體對某作品是否擁有版權,主要看兩點:一是看作品本身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比如時事新聞(新聞不等于新聞報道)等就不適用該法;二是看該主體是否是作者,或者經過作者的授權(許可或轉讓)。如果兩者答案都是肯定的,則擁有相應的版權。
簡單來說,版權確認就是要核實圖片版權來源是否真實、合法、有效。
上述律師進一步表示,行為人可以對自己擁有版權的圖片標注水印,但并不能反過來說標注水印的圖片就擁有版權。對于沒有版權的圖片作出版權聲明,本身涉嫌欺詐和侵權。
換言之,水印或聲明的作用類似于“署名”,真假皆可能。只要有其他相反證據,是可以推翻的。
在談到國旗、國徽問題是,該律師指出,國旗國徽屬于不適用《著作權法》的情況,視覺中國不能對其擁有版權。
但是,相關加工設計,對于無版權的素材,只要加工和設計構成了具有獨創性的創作且不違反法律規定的,是可以擁有版權的。
對于有版權的作品,在征得原版權人同意的情況下,進行加工設計或者改編是可以的。
如果沒有經過同意,進行加工設計并且發表,則新的作品構成侵權。
目前,天津網信辦正責令視覺中國全面徹底整改,從嚴處理相關責任人,全面清查歷史存量信息。
對此,有法律人士認為,視覺中國整改結果性命攸關,網站服務器圖片庫中無版權圖片數量非常重要,如果占比較高,那就證明其業務模式不合法,公司的前途命運可就不妙了。
視覺中國版權維權是否真的敲詐勒索?
被不少傳統媒體以及自媒體詬病的,是視覺中國維權模式。
根據新京報采訪的一位圖片版權市場的資深人士透露,圖片庫都有后臺系統自動捕捉各個網站的侵權行為,開始發現的時候往往不去維權,等到侵權圖片累計到一定量,再進行維權,以起訴同時推銷的方式,達成被動版權交易。
這種方式在業內稱為“維權式營銷”;在外人看來則是“敲詐勒索”。
來自北京的一位律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如果明知(涉事圖片)沒版權,而且有預謀(起訴),就可以定敲詐。”他了解到,在被視覺中國“找麻煩”后,解決方案只有兩種,“要么賠償,要么長期合作繳納年費”。
據該律師透露,視覺中國曾就黑洞照片版權向新華社發去了律師函。至于這一消息的真偽,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求證無果。
那么,視覺中國的維權模式到底是否構成敲詐勒索。
對此,上述知識產權領域律師表示,兩種情況要分別看待:
一是如果其確有版權,且其他使用者涉嫌侵權,則視覺中國通過發函或者訴訟等合法方式要求對方賠償,是沒有問題的。至于最后和解與否,勝訴還是敗訴,都不應被認為是其敲詐勒索。所謂的“維權式營銷”,只要是雙方自愿合法下達成的協議,也并不能認定為敲詐。
第二種情況,如果視覺中國沒有版權;或者即使有版權但是其他使用者是根據《著作權法》相關規定合理使用且無需支付報酬的,而視覺中國要求對方賠償,則根據具體情況,可能構成敲詐勒索罪或者詐騙罪。
一旦維權敲詐罪名成立,視覺中國的前景就可想而知了。
人民網進軍圖片市場一統江湖?
在央視發出不給“視覺中國們”任何市場生存機會的評論后,人民網公開倡議,為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更好整合媒體圖片資源,保護創作者合法權益,倡議主流媒體在凈化版權市場一事上主動擔當。
根據官網介紹,“人民圖片網”是收集、編輯、整理加工、發布各類圖片的大型網庫合一平臺。一方面負責向人民日報各版面及人民日報社所屬子報、子刊提供新聞圖片,一方面也為全國各類媒體及機構提供最有時效的新聞照片、最豐富的資料圖片和最優質的圖片服務。
從官網可大體看出,該網站也與攝影師簽約,圖片銷售給客戶。
記者任意點擊圖片進去,圖片除了具有尺寸大小說明、內容介紹外,同時也有“人民網圖片”的水印。下面聲明稱,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
國泰君安傳媒團隊分析師認為,“我們認為此次劍網行動及人民網倡議有望成為主流媒體開始在版權保護應用及內容審核環節發揮重要作用的標志性事件!
以圖片為例,主流媒體人民網旗下人民圖片網成立于2007年,現擁有注冊攝影師1.5萬名,日入庫圖片超2000張,圖庫涵蓋了政界人物、新聞人物、政治、經濟、社會、法制、文化、教育、科技、衛生、體育、軍事、城市、農村、自然景色、生態環境、名勝古跡等17個大類及1000多個小類,總數量超64萬張。
國泰君安還談到,主流媒體新華社旗下中國圖片社則為國內最大的圖庫之一,2015年底在新聞類圖片領域市場份額占50%,2013-2015年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1002/1211/2076萬元。
“在版權保護意識增強及版權交易應用領域市場規范性不足的背景下,主流媒體依托其自身公信力、在手內容資源及對內容審核的把控能力有望在版權確權、交易、使用、保護及內容審核等方面占據重要地位!
業內人士認為,即使視覺中國能過度過此次劫難,一旦人民網出大招成功一統江湖,給視覺中國留下的生存空間也將極其有限。
21君
小伙伴們,對于視覺中國這次的事件,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