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隨著外圍局勢緊張,美聯儲多位高官都提到了關稅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盡管他們基本全都支持保持現有的“耐心與觀望”政策立場不變,但這位今年票委的警告言辭最為嚴厲。
2019年FOMC票委、美國波士頓聯儲主席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在5月21日周二參加紐約經濟俱樂部的午餐演講時指出,貿易摩擦是目前“突出的下行風險”,也是令美聯儲對利率政策保持耐心的重要理由之一,在這種不確定性得到更多解決之前,他不認為美聯儲應加息或降息。
他重申了對美國經濟的信心,認為目前的經濟表現“看起來相當不錯”,更廣泛的美國經濟“似乎比今年年初更加穩(wěn)固”。市場共識和他的預測都表明,美國經濟增速將比去年溫和放緩,仍足以推動失業(yè)率進一步下滑,而“緊俏的勞動力市場是預期通脹漲回美聯儲目標水平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像其他美聯儲同事一樣警告貿易摩擦對經濟前景和市場波動性的負面影響,羅森格倫格外點出了關稅對通脹上行的潛在驅動。
他認為,“持續(xù)的貿易關稅可能令通脹加速回歸美聯儲2%的目標”。盡管在當前趨緊的勞動力市場中,很難區(qū)分與衡量關稅和其他因素對通脹的影響,“但長期運行的關稅可能會推高通脹,并成為就業(yè)市場的更大影響因素,美聯儲不會坐視不管。”
另據《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觀察,羅森格倫反對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堅稱的“美國不用為關稅買單”:
羅森格倫表示,美國關稅是有效的進口稅,關稅將導致美國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因此關稅對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很重要。如果美國的關稅是廣泛且長期的,對市場和經濟增長的影響將會更大。
關稅對經濟和通脹的影響有多大,取決于關稅是否被延長,以及消費者能否找到更便宜的國內產品來替代。盡管他沒有量化長期關稅可能帶來的通脹上升程度,但表示,如果持久的貿易關稅導致通脹持續(xù)上行,可能會導致美聯儲在貨幣政策方面的回應。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一周前,羅森格倫也公開發(fā)表了類似的觀點。他當時稱,現在就評估由貿易摩擦升級而帶來的影響,還為時過早。全面影響將在6月1日之后才出現,但他坦言,如果新的關稅持續(xù)下去,最終可能會拖累美國經濟增長,并導致更高的通脹率。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本周一在公開演講中雖然沒有談及貨幣政策,但重申了美國經濟向好,認為企業(yè)債高企尚未對金融穩(wěn)定構成系統(tǒng)性風險,美國也沒有出現資產泡沫。不過他也指出,如果美國企業(yè)債在歷史相對低息的環(huán)境下再度大幅增長,可能顯著提升企業(yè)的脆弱程度。
此外,美聯儲二號人物、副主席克拉里達,以及三號人物、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都在近期頻繁發(fā)言,力挺美聯儲暫時“對利率政策保持耐心”的立場,不認為應加息、也不建議降息:
克拉里達重申美國經濟形勢良好,正處于或者接近實現美聯儲最大化就業(yè)和穩(wěn)定物價的雙重目標。不僅美國通脹正在接近2%的央行目標,關鍵的通脹預期也錨定在2%。同時,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已處于預估的中性利率區(qū)間之內。
威廉姆斯認為,目前美國經濟處于非常好的位置,美國貨幣政策也正適宜。我們正在迎來較低的全球增長和低利率趨勢,投資者認為全球低通脹是“新常態(tài)”而非失常。與鮑威爾和克拉里達不同的是,美聯儲“三把手”公開批評關稅政策,認為更多的關稅可能會對美國通脹產生重大影響,并抑制美國經濟增長。美國消費者價格明年可能提升零點幾個百分點,供應鏈也受到沖擊。
與美聯儲高官認為今年不降息甚至重新加息的態(tài)度截然相反,市場參與者再次"響應白宮的號召”,堅定地計價入年底之前至少降息一次的可能性。
芝加哥商交所CME根據聯邦基金利率期貨的交易算出,今年12月FOMC會議上降息一次的概率接近70%,一個月前僅為40%。而5月初外圍風險更大的時候,市場出于對經濟增長的擔憂,曾預期10月FOMC會議上就會宣布降息;今日這一概率重新降至50%以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