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芝商所CME利率觀察工具Fed Watch顯示,美聯儲年內降息的概率已升至82%,降息兩次及以上的概率已從4月底的23.2%飆升至42.7%。
隨著隔夜美股中長期均線一度失守,恐慌拋盤可能隨著技術面持續惡化蜂擁而出。摩根士丹利認為,美債收益率倒掛已對美國經濟發出預警。
金融市場的動蕩也加大了投資者對于美聯儲降息的預期。芝商所CME利率觀察工具Fed Watch顯示,美聯儲年內降息的概率已升至82%,降息兩次及以上的概率已從4月底的23.2%飆升至42.7%。
美股疲態盡顯、債市危機四伏
美股29日跳空低開,盤中最大跌幅近1.5%,標普500指數和納指一度跌破200日均線,這也是自3月11日以來的首次,而小盤股羅素2000指數兩周前已跌破200日均線。對于不少投資者而言,一旦股指200日均線確認失守,市場可能會迎來中長期較大幅度的調整,避險情緒將引發更大規模的拋售。
投資管理公司Cambria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市場策略師費伯(Meb Faber)統計發現,自1901年到2012年,在標普500指數跌破200日均線時拋售股票,投資者的最終回報可以增加一倍以上,并使其風險降低至少三分之一。
美國三大股指中,5月以來道指累計跌幅5.5%、標普500指數下跌近6%,納指也較5月3日的高點跌去7.7%。雖然美股依然處于史上最長的牛市中,但漲勢已不再像2017年那樣凌厲,從去年10月起,標普500指數由近一半的時間維持在200日均線下方。
市場信號令避險情緒驟升,各路資金紛紛涌向國債市場,發達經濟體中,澳大利亞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盤中觸及1.48%,已經低于澳大利亞聯儲1.5%的政策利率,新西蘭10年期國債收益率報1.70%,創歷史新低,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回-0.1%,重返近三年低點,10年期德國公債收益率回落至-0.18%,距離2016年低點僅一步之遙。
美債在受到追捧的同時暗藏風險,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跌至2.22%,創2017年9月以來新低,3月期美債收益率為2.35%,兩者13個基點的“倒掛”創2007年以來的最大紀錄。
克利夫蘭聯儲數據顯示,美國過去七次經濟衰退前均出現了3個月與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從倒掛到發生衰退平均間隔311天。
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師威爾遜(Michael Wilson)認為債券市場已經發出警告,美國股市和經濟前景正在“惡化”,同時美國經濟或正處于“衰退期”。從近期美國耐用品訂單、資本開支和服務業等數據看,美國經濟面臨的風險可能遠大于此前預期,未來六個月美國股市波動將明顯加大。
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亞太首席經濟學家羅奇(Shaun Roache)表示,如果政策制定者美聯儲只是袖手旁觀,美國經濟增長大幅下降,那么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可能會下降到2%。標普模型顯示,近幾個月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從20%上升到25%。
美聯儲降息預期高漲
不過,美聯儲始終在降息問題上態度謹慎。上周公布的5月議息會議紀要顯示,多數美聯儲官員認為,今年早些時候圍繞經濟前景的部分風險和不確定性已經緩和,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即使全球經濟和金融狀況持續改善,仍應耐心對待利率問題,尤其是在經濟溫和增長且通脹壓力減弱的環境下。
近期的美聯儲官員表態中,除了圣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表達了對降息的支持外,美聯儲副主席克拉里達,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等多位FOMC委員均表達了對未來美國經濟的信心,并認為美聯儲短期無需立刻調整貨幣政策。
然而經濟數據的變化可能令美聯儲感受到壓力,美國5月Markit制造業PMI指數意外大幅下滑至50.9,創2009年9月以來新低,美國4月耐用品訂單和工業產出環比下滑大幅超越市場預期,制造業產出連續四個月環比負增長。生產者價格指數PPI4月同比增長2.4%,創11個月低點,通脹或短期難有起色,美國4月零售銷售環比下滑0.2%,暗示二季度美國消費者支出可能陷入低迷,進而對GDP增速產生影響。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希金斯(John Higgins)認為,考慮到財政刺激效應的減弱,未來幾個季度美國GDP增速將持續回落,并堅持認為美聯儲上一輪加息周期的負面作用將持續顯現,最終造成資本市場下行。三菱日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普基(Chris Rupkey)指出,出于對經濟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風險的擔憂,二季度以來美國企業的凈投資正在減少,商業信心下降正在制造業中蔓延。
摩根大通此前將二季度美國GDP增速預期由2.25%大幅下調至1%,遠低于一季度的3.2%。小摩認為,由下行風險增長引發的降息概率正在上升。高盛也將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速預期從1.5%下調至1.3%。
pictureIds【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