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視為有望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越南,成了美國特朗普政府關稅大棒打擊的新目標。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飛往日本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大阪峰會前表示,越南占了美國很大便宜。他暗示正考慮對越南加征關稅,他說:“越南幾乎是(美國的貿易伙伴中)最惡劣的一個,肆無忌憚地占著(美國的)便宜。”
不過有趣的是,就在特朗普發出關稅威脅的前一天,歐盟剛剛給越南送了一份大禮。
歐洲理事會在25日發布聲明稱,歐盟將與越南在本月30日簽訂兩份文件,分別是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保護協定。歐盟委員會預計這將大大促進雙邊貿易,到2035年歐盟對越進出口將分別增加18%和29%。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顧問、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康納(Parag Khanna)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世界一直在發生著貿易摩擦,但這就好像一場兩個國家爭奪供應鏈的拔河比賽,任何一方太過激烈的舉動都會導致兩敗俱傷。
越南河內的特色編制村
越南河內的特色編制村
對美第五大貿易順差國
牛津經濟研究院駐新加坡首席經濟學家芬納(Sian Fenner)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整個亞洲,我們認為越南是從貿易轉移中受益最大的一個。”
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數據,2019年第一季度越南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飆升45.5%至135億美元。由此,越南成為對美第五大貿易順差國,僅排在中國、墨西哥、日本和德國之后。
數據顯示,在電信產品、紡織和雜項制造業上,越南對美出口增長明顯。今年第一季度越南調制解調器對美出口同比增長近八倍;鉛酸蓄電池增長超過600%;助聽器上漲311%;塑料出口額翻了一番;計算機產品出口上漲85%;耳機銷量增加近80%;服裝和鞋類等的銷量也在擴張。
與此同時,根據越南規劃和投資部的數據,截至4月20日,與去年同期相比,越南新增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的股權購買和承諾額增加了81%,達到146億美元。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ISEAS YusofIshak Institute)研究員黎洪和(Le Hong Hiep)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越南現在已經成為許多跨國公司的制造樞紐,比如三星和LG。越南正在創造供應鏈,吸引其他國家的供應商轉移到越南,長期來看,這種集聚效應會吸引更多投資者。”
但關鍵問題是,目前貿易和投資數據顯示的繁榮,真的滲透到越南本身的經濟中了嗎?
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近年來越南制造業附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始終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維持在15.5%以下,而相比之下,同樣是出口導向的韓國這一數據幾乎是其二倍(27%),同樣依靠廉價勞動力的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也都超過了20%。
這很大程度是由于越南對外資企業的巨大依賴性。跨國信用保險公司安卓集團(Atradius)的一份報告指出,外資企業把控著越南出口額的70%。而亞洲開發銀行(ADB)數據顯示,只有35%的越南本土公司為外資出口公司做供應商,而在馬拉西亞和泰國,這一比例接近60%。這意味著一旦這些公司決定縮小、轉移或撤離業務,越南經濟很容易遭受負面影響。
美歐截然相反
此前,黎洪和對第一財經記者評價越南與美國的關系時還稱:“越南在近年來已經從美國的敵人轉變為美國在亞洲地區的伙伴。”
但隨著美國對越南貿易逆差的擴大,美國的態度變得耐人尋味。瑞士百達資產管理(Pictet Asset Management)的高級經濟學家考斯泰格(Thomas Costerg)認為,這能看出特朗普政府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是降低貿易赤字,還是迫使其最主要的貿易伙伴轉變貿易政策。
考斯泰格稱:“特朗普(此前)的推文顯示,他對越南占據市場份額感到非常高興。但特朗普的貿易戰略上的問題是,從長遠來看,你無法區別對待,因為總有人會接過接力棒。”
與美國截然相反的是,歐盟即將與越南締結更緊密的貿易投資關系。
在協議框架下,歐盟和越南間99%的關稅會被取消。歐盟對越南出口中65%的關稅,以及越南對歐盟出口中71%的關稅,都會在協議生效后立即廢除,十年后其余關稅也會逐漸取消。
歐盟委員會稱,到2035年,歐盟公司的出口會從中獲益80億歐元,越南對歐盟出口額則預期會增長150億歐元。
康納稱:“歐盟在很多事務上越來越多地表現出與美國不同的態度,我認為,歐盟將來的立場也會更加偏向歐亞大陸,而非美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