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入職的大學生,怎樣才能快速融入企業?”
“蘇寧對管培生的培養與其他企業相比有什么特殊之處?”
“您迷茫過嗎?您年輕時候哪些問題讓您感到困惑?是如何解決的?”
……
7月31日下午,在南京蘇寧總部,進行了一場特殊的對話。對話的雙方,是一群剛剛畢業的95后和蘇寧董事長張近東。這是張近東每年夏季的固定行程,無論多忙,他都會安排時間給剛進蘇寧的應屆畢業大學生上入職第一課。
“我雖然不是網紅型企業家,但我很樂意與年輕人交流,年輕人代表著未來、代表著最前沿的市場。”素來以管理嚴格著稱的張近東,此刻就是一位職場前輩與導師,給年輕一輩答疑解惑、指點迷津,講就業與成長,談價值與夢想。
(圖:剛加入蘇寧的十七期1200)
要先立足再發展,先傳承再創新
這群95后在蘇寧內部還有另一重身份:1200。
“1200工程”是蘇寧的自主人才培養工程,始于2002年,當年,張近東拿出3000萬啟動資金招進1200名大學生,“1200工程”因此得名。此后,蘇寧每年都開展1200工程,近幾年更是保持每年3000-5000人的招聘規模。
今年7月,蘇寧迎來第十七期1200入職。一入職便“遭遇”董事長授課,1200紛紛把握難得的機會。95后個性鮮明,提問也很直接。
面對問題,張近東一一作答。對于如何盡快融入企業,他強調,“你們都非常有個性,有著非常多的見解,但希望你們首先要學會尊重組織、融入企業,要先立足再發展,先傳承再創新,先融入再改變。”
“蘇寧是一家開放包容的企業,歡迎大家講個性,但是首先要講共性。”他指出,大企業的規模化、可持續發展一定需要組織體系進行支撐。越是在時代快速變化、企業快速發展變革的關鍵期,越需要保持文化自信和文化定力。
不創、不拼,就不會有詩和遠方
很多蘇寧高管都對張近東有這樣一個評價:從沒見過他疲倦的樣子,一直保持著“奔跑”的狀態。張近東透露自己保持精神飽滿的秘訣:保持創業心和事業心。他常說,零售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蘇寧的企業精神是‘執著拼搏,永不言敗’。大家選擇蘇寧,就是選擇了奮斗不息的事業,不創、不拼,就不會有詩和遠方。”
近日,蘇寧易購再次入圍《財富》世界500強,成為近幾年國內互聯網企業排名上升最快的入榜企業之一。年初,蘇寧收購萬達百貨,近日又宣布擬收購家樂福中國,完成全場景布局的蘇寧迎來新的爆發。
“蘇寧要實現從千億級規模向萬億級規模裂變,這一使命靠誰完成,就是你們。”張近東對年輕一代寄予厚望,在智慧零售精細化發展階段,1200將成為蘇寧數字化建設的核心推動力,成為蘇寧未來發展的中流砥柱。
(圖: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
作為張近東親自創立的人才工程,“1200工程”目標在于通過全面、系統、專業的培養。加入蘇寧的1200管培生,在“高起點,高責任,高管帶教”的模式下,有著清晰的成長路徑:1年體系內學習,完成從學生到蘇寧人的轉變;3年內成為基層管理者;5年內成為中層管理者;5年后要承擔更大責任,進入高管序列成為蘇寧事業的接班人。在“三高四階”的培養制度中,7年左右就能成為中心負責人級別的高管序列。
數據顯示,目前蘇寧的總裁級干部中,“1200工程”培養出來的占比26%,總經理、總監級達36%,經理級達33%。
創新創優,在大事業里開創出自己的小事業
年輕就意味著創造力和創新力,是蘇寧持續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張近東指出,智慧零售的本質,是技術和產業的融合,因此,蘇寧要大力培養“技術+業務”或者“技術+管理”的兩棲人才。
張近東鼓勵員工立足崗位大膽創新,時刻保持充滿競爭性的創新力。近幾年,蘇寧相繼提出“先開槍、后瞄準”、“立足崗位開展微創新”、“通過體系支持開展組織創新”等一系列機制,鼓勵員工創新創業。
溝通會上,張近東特別強調了激勵機制,他表示,“激勵是最好的約束”,企業將推出獎金激勵、股權激勵、多樣化福利等一系列激勵政策,讓年輕人有付出就有回報。
近年來,蘇寧大力落實對優秀年輕人才的福利措施。2019年3月底,蘇寧投入7億的“1200員工公寓”開放入住,近千套精裝修公寓,拎包入住。自2017年起,蘇寧推出了“員工購房借款項目”,面向核心骨干員工,蘇寧提供最高額度50萬的購房借款,目前已批復的累計申請金額近2億元。去年,蘇寧易購推出第三期員工持股計劃,覆蓋近1600人。
“希望大家激發出年輕人應有的創造力和創新力,在集團的大事業里開創出自己的小事業。”張近東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