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會擔心自己以后的養老問題,老齡化日益加劇,你的養老有保障嗎?不過這份焦慮,相信很快就可以被打破。
就在9月25晚間,工商銀行(601398,股吧)、農業銀行(601288,股吧)都出了大動作,分別將自己的上百億股份全部劃轉到了社保基金理事會,這個動作意味著什么?對你的養老有何影響?
基金君一一為你解讀。
工行123億股、農行137億股
通通劃轉到全國社保基金
9月25日晚間,先是農業銀行發布了一份公告,上面顯示,本行收到通知,本行股東財政部將其持有的本行股權的10%一次性劃轉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有。
本次劃轉前,財政部持有本行137,239,094,711 股A 股股份,占本行普通股股份總數的 39.21%;本次劃轉的股份數為 13,723,909,471股A股股份,占本行普通股股份總數的 3.92%。
![]() |
本次劃轉前,財政部持有本行 123,316,451,864 股 A股股份,占本行普通股股份總數的34.60%;本次劃轉的股份數為 12,331,645,186 股 A 股股份,占本行普通股股份總數的 3.46%。
![]() |
![]() |
![]() |
國資劃轉社保
這事情要從2017年說起,當年年底,國務院印發《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方案》稱,為充分體現代際公平和國有企業發展成果全民共享,現決定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
其中,規定將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納入劃轉范圍。劃轉比例統一為企業國有股權的10%。
《方案》提出,劃轉的中央企業國有股權,由國務院委托社保基金會負責集中持有,單獨核算,接受考核和監督。
社保基金會等承接主體作為財務投資者,享有所劃入國有股權的收益權和處置權,社保基金會等承接主體的收益主要來源于股權分紅。對劃入的國有股權,原則上應履行3年以上的禁售期義務。
到了2019年7月,國常會決定,今年全面推開將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和金融機構的10%國有股權,劃轉至社保基金會和地方相關承接主體,并作為財務投資者,依照規定享有收益權等權利。
9月20日,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資委、稅務總局、證監會發布《關于全面推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的通知》
![]() |
按照專家的測算,按照當前近200萬億的國有資產總量,排除掉部分產權不清晰,以及長期虧損缺乏劃轉意義的資產,可劃轉的量應該有將近十萬億的水平。
工行、農行為什么要股份劃轉給社保?
微博上已經有大V解釋了一下。
![]() |
盡管相關部門多次回應,稱社保基金運行總體平穩,能夠確保按時足額支付。但時隔不久,焦慮便一個“回馬槍”,攻下輿論熱席。
而據人民日報-俠客島的報道,綜合各個研究的結論來看,應當客觀承認,我國的養老金可持續性確實壓力不小。
恒大研究院任澤平團隊的報告稱,中國將在2023年前后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在2033年前后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據其測算,2050年中國的老齡化人口將達到3.9億人,占比將達到30%,屆時平均每3.3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65歲以上的老人。
![]() |
那怎么辦?
中信證券(600030,股吧)之前有研報分析過,國外的經驗不適合中國,美國和日本的主要應對方式為開源節流,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1.延長退休年齡,鼓勵延遲退休;2.提高社保/年金繳費率;3.增加財政補貼;4.降低支付系數。我國職工退休年齡在全球范圍內來看仍然偏早,但提升退休年齡爭議較大,且會設置較長緩沖期,短期難有立竿見影效果。
對于今天養老金可持續性壓力頗大這種局面,早在1998年建立全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之初,國家就已經有所準備。
主要措施是2000年建立作為戰略儲備資金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通過資本運轉,實現保值增值。
在過去19年間,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管理的資產規模,從最初的幾百億,增長到超過2萬億,年化收益率達約7.82%。
要知道,假如社保基金理事會能實現7%以上的年化投資收益,這些本金十年便會翻一番。預期到未來資金缺口,更要盡早加大儲備力度,做好準備。
2017年11月,《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的頒布,提出將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的股權,按照10%的比例劃歸社保基金及其他承接主體。社保基金作為財務投資者分享其利潤。
劃轉將為全國社保基金及其他承接主體帶來多少資金呢?
理論上說,納入劃轉范圍的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每年利潤的10%,國有股權應分享的部分最終都將歸結到全國社保基金賬戶。而2018國有企業利潤總額達3.39萬億,國有金融企業利潤也有上萬億。
雖然企業的股權分紅不會將當年利潤都分掉,但留在企業增值最終都將轉化為利潤。雖然無法準確計算每年全國社保基金能夠獲得多少股權分紅資金,但簡單匡算其力度會超過過去20年的財政性資金凈撥入。
到了2035,養老金結余可能會耗盡,但十幾萬億的戰略儲備資金想必也已經準備好了。
財政部部長劉昆:養老金發放有保證
9月24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辦第一場新聞發布會。
財政部部長劉昆介紹,今年1至7月,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2萬億元、支出2萬億元左右,收支結余2000多億元,累計結余5萬億元左右。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運行總體平穩,養老金的發放是有保證的。
劉昆在發布會上說,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和人口流動不均衡等因素影響,再加上以前基金不能在省際之間調劑,確實有一些省份存在基金收支平衡壓力較大的問題。
劉昆表示,下一步,要通過提高中央調劑比例、全面推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加快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進度等方式,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朝著更加公平和可持續方向發展。
目前,中央層面已經陸續對53家中央企業和14家中央金融機構實施了劃轉,規模是8600億元。地方層面也相繼開展前期準備工作。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國基金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